春晓中学:“双减”下的地理研学旅行

发布日期:2022-07-13 16:4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教育局

四明山位于浙江省东部的宁绍地区,也称金钟山,跨越绍兴的嵊州、上虞,宁波的余姚、海曙、奉化这五个县市区,主峰位于浙江省嵊州市境内。有龙虎山的气势壮观,兔耳岭的怪石灵秀,有着第二庐山之称,林深茂密,青山碧水,各种鸟兽出没其间,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被誉为天然“氧吧”。近日,春晓中学开展“层峦叠翠,四明氧吧”宁波四明山地理研学,围绕四明山的自然环境,开展地理野外研学旅行,主要内容包含湿地、河流、土壤、岩石、地貌、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的考察学习。

本次参与者主要为初三应届毕业(新高一)学生,通过野外研学考察,融入初高中地理衔接课程的知识内容,加强学生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的培育。

研学任务一:四明湖湿地考察

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同学们在此将调查了解湿地的类型、湿地的主要功能,观察并记录湿地生物(植物),并对四明湖水质进行检测。

研学任务二:风向测量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同学们在此利用风向仪,检测实时风向和风速,理解湖陆风的成因。

研学任务三:数字地图的使用

GIS作为一门对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如今已被广泛运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调查工作之中。地理信息技术为乡土地理研学课程的开展,提供更专业的教学辅助,更直观的视野体验,更便捷的工具支撑。使用不同种类的GIS软件,来帮助和引导学生开展项目化的学习探索。

研学任务四:数字地图的使用

标记出四明湖水库和大坝的位置;标注出水杉林的位置;利用BIGMAP等移动端的GIS软件,测量四明湖的湖域面积。

研学任务四:地质地貌考察

红层(Red Beds)在我国主要是指中生代以来即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代古近系的湖相、河流相、河湖交替相或是山麓洪积相等陆相碎屑岩,多以夹层互层出现,从外表来看主要颜色为红色。丁家畈“火焰山”,一处仍未开发的桃源之地。更深入的理解岩石的风化过程,并对红层形成以及红壤的发育进行了学习。所谓“古夷平面遗迹”,是指地质体被夷为平地后,内力又占据主导位置,由于地壳(伴随岩浆活动)隆升、断裂活动,再受到外动力地质作用(如流水侵蚀),地质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平坦地貌面遭受形变、破坏、河流溯源侵蚀等而切割为一个个山地,平坦地貌解体。现今所保留下来的山地顶部残留准平原的遗迹,即为古夷平面遗迹。在大岚镇实地观察夷平面的景象,讲解夷平面的形成过程,理解在地质内外力作用的机制,并列举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在ArcGIS制作的三维地形图中宏观理解和观测夷平面,效果更佳)在四明山地质公园博物馆内,学习讲解了地球圈层、河流地貌、夷平面及岩石种类等地理知识。在园区内,风化千万年的花岗岩,令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研学任务四:探析河姆渡古气候及文化特征

通过出土文物可以反映出河姆渡文化的社会经济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和渔猎。通过出土动植物遗存和相关研究,也可以推断出河姆渡时期的自然环境特征,从而思考海平面涨落及古姚江河道变迁与河姆渡文化兴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