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市场监管局全力做好防疫餐饮食品安全

上午十点,在石浦大酒店百丈店内,十几位工作人员正排成两排,流水线作业,紧张有序地将食物分装、打包、装车,运送到各个隔离点。据百丈店陈牡丹店长介绍,作为给防疫隔离点供餐的单位,该店单独开辟了一条生产线,食品制作、厨师、打包人员都只为这项工作服务。“我们店严格按照市场监管部门的要求,做好每天的食材源头核实、人员核酸检测、场所和用具消毒等工作,确保送到防疫隔离点的食品安全、新鲜。”
当天上午,属地新河市场监管所的工作人员也对该点进行了检查,检查了后厨卫生、餐饮制作人员戴帽戴口罩、食品留样、索证索票、从业人员健康证等情况,并进行了现场指导。
据鄞州区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监管科工作人员、浙大生物系统工程博士徐海霞介绍,截至目前,鄞州区共有27家隔离点供餐单位。根据防疫餐饮工作要求,这些供餐单位都要严格遵守采购管理、食品储存、加工制作、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工作规定。“此外,还有严格的供餐限制,比如不得提供冷食类食品、生食类食品及自制饮品;不得提供四季豆、鲜黄花菜等高风险食材制作的食品。”徐海霞介绍道。
为了加强对供餐单位的监管,鄞州市场监管部门采用“线上+线下”管理模式,除了执法人员加大对供餐单位的线下检查力度外,还采用“后厨‘全阳光’+管理‘全闭环’+食材‘全可溯’”的数字化管理模式。“根据不同类型的供餐单位,其后厨安装的‘阳光厨房’要包括以下镜头:自主供餐或定点餐饮单位配送的,至少在烹饪、餐用具洗消、盒饭分装场所安装摄像头;定点餐饮单位送餐的,至少在粗加工、烹饪、餐用具洗消、分装间所安装摄像头,画面要求清晰、无遮挡。”餐饮科工作人员介绍。所有供餐单位要运用“防疫餐饮在线”系统,每日上传供餐单位基本信息、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信息、食材供应、“三索一留” (索证索票索码和留样)等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实现集中隔离人员餐饮安全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供餐单位还要在“浙食链”上传食材供应商的溯源码或索证索票,确保食材“全可溯”。
此外,鄞州区市场监管局还自创了积分管理制,聚焦“阳光厨房”“后厨卫生”“食材留样”“企业自查”等四大项目进行积分考核;同时,作为供餐资质的必备条件,“是否有阳光厨房”“视频是否覆盖食品加工制作全过程”“盒饭分装场所是否安装视频”“单位和食品安全信息是否完善”被设定为具有一票否决作用的关键项。结合每日通报制度,市场监管部门定时公布参评名单内供餐单位的积分明细,并责令立即整改。结合疫情隔离天数要求,积分管理以14天为1个积分周期,积分越少的供餐单位在下一轮遴选中优先参与供餐,积分越多则视为供餐资质越差,超过一定阈值则停止其供餐资格,重新划入待选供餐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