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消费指导手册(六)保健食品消费误区

发布日期: 2022-10-25 17:1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区市场监管局

  误区十:速成动物使用添加剂多不能吃

  近些年,速成鸡、速成猪、速成鸭等被用于餐饮,已是普遍现象。但是,关于这些速成动物的各种谣传也是此起彼伏。比如近年来流传甚广的“速成鸡”“激素鸡”“6翅8腿鸡”等,业内 多位专家均指出,人们对肉鸡存在一个误解:一般认为鸡饲养到 半年以上发育成熟才出栏,而白羽肉鸡40多天就可出栏,此时体重也已达2.5公斤左右,对此很多消费者极其不理解,事实上,这正是百年来世界各国的育种专家持续不断努力的结果。正如人的寿命虽能够达百年,但生长最快的时期是最初的婴幼儿时期。实际上白羽肉鸡40多天出栏时并未达到性成熟,尚处于幼年阶段。产业界选择使白羽肉鸡40多天出栏是因为此时蛋白含量最高、脂肪含量最低、肉质最嫩而易被人体吸收、最有益人类健康,产品(如翅、腿、胸肉)规格统一,最方便烹饪加工食用。同时,此阶段的饲料报酬率最高,料肉比最低,经济效益最佳。针对家禽、家畜在喂养上,人们一直存在误解:认为吃饲料长大的就不好,吃粮食长大的才叫健康,这其实是不对的。因为所谓的饲料本身就是粮食制成的,一般是用玉米,还有榨完油后的豆粕等东西制成,还有一些添加剂,这些添加剂是给动物补钙补磷等微量元素的,以帮助动物更好地生长。

  目前,养殖业最大的问题是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是肯定会用的,如果休药期没控制好,可能会有一定影响。生活中,去正规市场或商超选择大企业生产的相关产品,在质量上是有一定保障的。

  误区十一:迷信保健品能保人长寿

  很多老年人热衷买保健品,希望通过这些保健品延长自己的寿命,其实是不明智的。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寿命与四大因素有关,一是遗传,占15%;二是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占17%;三是医疗卫生水平,占8%;四是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占 60%。调查显示,长寿老人的日常生活和饮食起居其实是很随意 的,有人早睡早起、有人晚睡晚起,有些人基本不吃肉、也有人要顿顿有肉。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心态平和;起居有规律, 睡眠质量好;饮食有节,不挑食;喜欢劳动,闲不住等。所有长寿老人都认为心态好是健康长寿最重要的因素。

  误区十二:认为吃长寿地区的食品就能长寿

  近几年,国内一些地方被称为“长寿之乡”,并衍生出许多 “长寿食品”。然而,因“长寿食品”夸大宣传遭消费者投诉的情况却时有发生。例如,早在2009年底,广西巴马正中长寿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正中巴马火麻酥”、巴马千百年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墨米香酥”、五谷杂粮长寿养生产品天然坊生产的 “长寿龟苓膏”等因消费者投诉宣传各种药效和疗效,被当地工商部门查处。事实上,“长寿食品”多为普通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