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甬新河(鄞州段)水质深化治理 提升方案的通知(鄞政办发〔2021〕60号) |
发布日期: 2021-09-06 信息来源: 区政府办 信息来源: |
各有关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级机关有关单位: 现将甬新河(鄞州段)水质深化治理提升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8月27日
甬新河(鄞州段)水质深化治理提升方案
针对省控甬新河会展中心断面水质下降及不达标问题,根据市、区两级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在前期水环境治理专项攻坚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四个结合(远近结合、条块结合、堵疏结合、建管结合)和突出当前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全流域治理、针对性施策,加大治理力度,加快治理步伐,着力解决氨氮超标问题,切实改善甬新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Ⅳ类功能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治理目标 甬新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提升,省控甬新河会展中心断面月测水质进一步提升,确保2021年平均水质优于Ⅳ类(氨氮≤1.5mg/L),到达水功能目标。至2021年底,断面实测水质达到Ⅲ类水(氨氮≤1mg/L)。 二、治理任务 聚焦目标,按照急事先办、兼顾长远,分类分片推进落实精准治理措施。 (一)“整”排口,及时排查销号 1.限期销号问题排口。深入排查治理排口排污问题(包括水面明管和水下暗管),杜绝“一堵了之、一围了之”现象。对于先期已排查发现52个干支流问题排口,按照属地包干、部门协同的原则实施溯源排查和限期整改,表象问题立整立改,涉及源头污染的,制定“一点一策”“一口一策”整治措施和计划。同时,深入开展水下排口再排查,并按照边查边改的原则落实整改工作。涉及市级市政排口及管网等问题,由对口职能部门协调市级相关部门同步整改。[牵头单位:区水利局,责任单位:区水利局、有关镇(街道)] 2.末端排口精准治理。对于原先已实施沿河截污改造的截污井,全面排查运行情况,针对性采取动力提升或污水就地处理等提升措施,降低晴天井内水位,提升截污效果;对于污染严重、问题突出的排口,因地制宜抓紧落实污水就地处理、智能排口改造等整治措施,有效破解污水入河难题。[牵头单位:区水利局,责任单位:区水利局、有关镇(街道)] (二)“治”支流,分片分段施策 1.重点支流临时阻断。对于严重影响干流水质的后塘河、小塘河、中塘河、大洋江、小洋江等重点支流及其二级支流,尤其是甬新河西侧支流,在不影响防洪排涝的前提下,优化物理隔断等措施,构建相应的控制单元,防止问题支流水体向甬新河汇入。[责任单位:区水利局] 2.重点河段水质提升。加强城区支流河道水质监测与治理,对水质差的重点河道(河段)分段分片实施综合整治,增设离岸处理等见效快的关键性措施,抓紧完成戚隘河、南余河等8条城区内河清淤疏浚,尽快安排小洋江、大洋江、中塘河、小塘河、后塘河等重要支流清淤工程。同时,强化城区内河曝气增氧、生物挂膜吸附等水质养护措施,加大内河水质提质提标科技治理技术应用范围和力度。[责任单位:区水利局] 3.生物治理推广应用。加强鱼类、贝螺类及水生植物等河道生物治理技术应用,根据水体规模在干支流科学投放,重构河道生物系统,提升河道自净能力。同时,强化渔业资源保护,加大鱼苗放流力度,加强电网鱼及沿河垂钓的监管执法。[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 (三)“活”水系,外补内调联动 1.水系外调“补水”。加快清水环通工程步伐,抓紧启动实施邱隘水厂引水工程和长塘、南余闸站工程,及早开工建设,研究落实东钱湖引水入中塘河和东江引水入甬新河的调水工程,进一步增加生态补水及河道水体流动性,解决平原河网水流起来的问题。[责任单位:区水利局] 2.碶闸联调“排水”。科学调度沿江碶闸,根据上游来水、补水情况,建立常态化调排水机制,合理控制城区河道水位,增强城区内河水体流动性,并引导甬新河西侧支流日常定向往奉化江和甬江排水,减轻对干流水质影响。研究分析城区内河水位、水量,在重点支流与干流汇水处增设水体流速监测设备,“补、排、测”结合,建立碶闸调水模型。[责任单位:区水利局] (四)“补”短板,提升基础设施 1.住宅小区分流改造。针对28个混排小区,抓紧研究应急截污、雨污分流改造等治理方式和方案,调整优先整改实施计划,并强化资金保障,抓紧推进实施。抓紧推进实施已安排的7个甬新河流域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并进一步提高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建设标准,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确保“改一个成一个”。[牵头单位:区住建局,责任单位:有关镇(街道)] 2.市政管网提升改造。结合2021年污水零直排工程,抓紧推进实施4个甬新河流域截污纳管工程,并根据排口整治需要,再调整安排一批整治工程。同时,分期、分批对甬新河流域内5-30年管龄雨污水管网的缺陷类型、等级和雨污混接、错接等情况开展检查评估,建立问题清单,并根据入河排口及管网溯源排查情况,编制调整该区块雨污管网提升改造及街区截污纳管计划,并强化资金保障,抓紧推进实施。[牵头单位:区水利局,责任单位:鄞通集团、有关镇(街道)] 3.排水管网疏通修复。组织物业公司和养护单位对流域小区化粪池和雨污管网进行一轮全面清理疏通。组织片区管网养护单位对于淤积严重的雨污水管网,及时开展清理疏通,破损严重的,立即落实修复工程。[牵头单位:区住建局、区水利局,责任单位:区水利局、有关镇(街道)] 4.污水高位运行破解。及时协调市级主管部门在用水高峰期增加各大污水处理厂对我区污水的接纳量,尽量降低城区污水管网水位。同时,充分调研全区污水管网运行状况,研究小规模污水处理厂或处理终端在合适的位置进行布局设置,缓解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及输送距离过长的问题。[责任单位:区水利局] (五)“管”行业,规范排水行为 1.监管整治建筑工地。组织开展一轮建筑工地排水行为大排查,排摸甬新河流域(包括干流和支流)工地底数,摸清工地泥浆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方式和去向,对问题工地进行执法查处和限期整改,并建立重点管理名录。同时,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跟进处置。[牵头单位:区住建局,责任单位:区综合执法局、区水利局、有关镇(街道)] 2.提速推进工业零直排。对鄞州投资创业中心等甬新河流域工业企业污水(含生活污水)排放行为进行执法检查,建立流域企业排污清单,加大监管力度,加快“零直排”建设进度,确保企业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分质分流、清污分流。[牵头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有关镇(街道)] 3.专项整治涉水店铺。对于流域街区、商圈内餐饮、洗车、洗浴等涉水店铺的排水行为开展集中执法整治月活动,严惩违法排污行为,尤其是餐饮废水倾倒雨水管网或者直接倾倒入河等乱排乱倒行为。每个镇(街道)建立流域问题店铺清单,并将这些店铺纳入日常巡查监管对象,跟进督促整治工作。[责任单位:区综合执法局、有关镇(街道)] 4.推进公建单位零直排。抓紧推进城区学校、医院、机关等公建单位自身的“污水零直排”排查与改造,安排相应的资金和整治计划,抓紧实施。[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卫健局、区机关事务局、有关镇(街道)] 5.管控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姜山、云龙、下应一带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分析,根据农作物品种及季节性特点,针对性研究落实化肥减量、氮磷拦截、循环利用等管控措施,增加农田灌溉水滞留时间。对于沿河绿化带,指导督促园林绿化养护单位优化施肥方式,降低施肥强度。[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综合执法局,责任单位:区综合执法局、有关镇(街道)] (六)“盯”长效,跟踪管理到位 1.强化流域水质跟踪分析。增加甬新河城区段(鄞州大道-通途路)水质监测布点密度和频次,实行“一周一测”,其他镇街段及重点支流开展“一月一测”,及时掌握治理成效,并进行水质异常预警和通报。对城区段干流和重点问题支流水质开展多轮次走航监测比对分析,并在重要节点安装浮球式监测设备开展全时段水质动态监测,进一步建立流域水质数据库,邀请专家团队,对存在问题和治理效果进行分析研判,提出针对性的河道治理对策和建议,及时优化整治方略。[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 2.强化排水设施运维管理。进一步保障落实必要的养管资金,明确责任主体,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对甬新河流域内市政雨污管网、农污设施及小区、街区雨污管网、化粪池、隔油池、公厕等设施的排水设施的日常养护力度,及时清理淤积物,修复漏渗、淤堵点位,加大智能化监管手段运用,加大对第三方养护单位或物业单位养护质量的监督管理,保持设施全年良好的运行维护,防止污染物通过雨水管网或土壤排至河道。[牵头单位:区住建局、区水利局、区财政局,责任单位:区水利局、鄞通集团、区综合执法局、有关镇(街道)]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落实。建立分片包干负责制,在部门牵头负责制的基础上,根据问题和原因,将治理工作责任分解至属地镇(街道),由属地镇(街道)分片包干。各部门及镇(街道)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和计划,明确具体工作内容,定人定责定时限。落实专班集中攻坚制,各有关部门和镇街配强人员力量,在资金、资源、力量方面全力倾斜,并及时交流工作进展,定期研商对策措施。 (二)强化督查考核。建立攻坚督查推进机制,区治水办会同区抓落实专项办、区纪委监委对相关责任单位工作推进及目标落实情况开展“对表对账”式定期跟踪督查,对推进不力、进度滞后的,进行通报和约谈。强化流域协同治理责任,建立断面上游镇街水质生态补偿机制,实行水质分段考核与责任包干,并将甬新河水质治理工作落实及水质目标完成情况纳入2021年度区对镇(街道)和部门治水和生态环境目标管理考核。 (三)强化台账建立。建立全过程台账资料建档机制,根据排查及整治情况,梳理流域水质清单、排口清单、小区清单和工程项目清单等,制作甬新河流域治理攻坚作战图,及时保存整治过程留痕材料(包括工程资料、图片、视频等),并整理好历年相关整治资料。 (四)强化全民参与。积极组织发动基层河长、民间河长、和河道保洁员开展河道问题大排查,扫除问题盲区、死角。组织开展活动两岸环境清爽志愿者服务活动,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对于各级各类排查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及时纳入整治,跟踪督促落实。
附件:1.甬新河干流及城区段支流河道名单 2.甬新河水质治理提升工作职责与任务清单 3.甬新河流域治理工程项目清单 4.甬新河流域问题清单(问题排口) 5.甬新河流域问题清单(住宅小区) 6.甬新河流域问题清单(建筑工地) 7.甬新河流域问题清单(部分工业企业) 8.甬新河流域问题清单(学校雨污混排)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