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鄞州区港航服务业补短板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鄞政办发〔2021〕35号) |
发布日期: 2021-06-08 信息来源: 区政府办 信息来源: |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 《鄞州区港航服务业补短板攻坚行动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4月19日
鄞州区港航服务业补短板攻坚行动方案
为补齐高端港航服务短板,提升港航服务业整体水平,驱动鄞州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宁波市港航服务业补短板攻坚行动方案》(甬政办发〔2021〕11号)文件精神,制定本攻坚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补短板强弱项,发展港航服务业,重点加快培育船舶、航运人才、航运交易和海事法律等四大海事服务业,着力拓展航运金融、航运信息、航运文化会展等三大融合服务业,招引一批国际知名航运机构、服务机构、区域型总部落户,努力将鄞州打造成要素高度集聚、服务高质高效、创新引领较强的国际特色航运服务基地和长三角南翼高端航运物流集聚区。 到2025年,力争航运增值服务比重高于全市平均10个百分点,全区航运物流企业突破2000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突破250家,限上企业年度营收突破400亿元。 二、主要任务 (一)打造长三角南翼高端航运物流集聚区 1.推进宁波国际航运物流产业集聚区建设。依托宁波舟山港集团,发挥集聚区虹吸效应和辐射功能,注重对各类现代航运服务要素的集聚,做大、做强、做优航运企业服务规模,提升服务质量与内涵,提高相关要素的服务能级与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发挥龙头企业或标杆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提高对于航运金融、航运保险、海事法律、信息咨询等要素的配置能力,延伸服务产业链。 2.打造高端港航服务业共享空间。加快推进由市口岸办、鄞州区政府、东投集团三方共同打造的高端航运服务业共享平台——航运纪甬创谷建设。加大资源招引力度,引入集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浙江)自贸区仲裁中心、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浙江船舶交易市场等高端港航法律、信息、教育培训和金融等服务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源共享、理念分享、业务互动,凸显航运纪甬创谷浙东港航服务业“灯塔”地位,提升宁波港航服务业发展氛围。 (二)开展高端港航服务业攻坚行动 1.提升国际供应链物流水平。依托宁波舟山港深水大港优势和自贸区政策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展示交易、保税仓储、跨境电商等功能的进出口商品贸易服务基地。支持服务外贸“254”发展体系,推动本土贸易企业、物流企业、跨境电商企业“走出去”拉长产业链,积极开展境外投资、建设运营公共海外仓等境外业务,开拓境外物流市场,提升海外物流配送能力。 2.大力发展船舶服务业。发挥中国船级社浙江分社、利比里亚海事局中国技术中心等机构的行业影响力,加大吸引船舶设计、船舶检验等相关企业或机构入驻。进一步加大对船舶运营管理、船舶交易等机构的招引,打造船舶服务产业集群。 3.大力发展海事法律服务。加快引进和培育优秀涉外法律服务机构。积极支持本地优秀律师事务所通过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海外并购、联合经营等方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执业机构。加强海事仲裁服务能力建设,依托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浙江)自贸区仲裁中心、宁波海事法院等机构,提高国际海事法律适应能力。到2025年,争取建成5家以上具有一定规模和服务水平的专业海事法律服务机构。 4.加大航运人才培育力度。依托鄞州发达的人力资源产业优势,为航运物流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联络和吸引航运界一流专家学者、企业家,举办高端航运人才培训,逐步建成集中高层人才引进、招聘培训、就业指导、管理咨询、海员外派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航运人才市场。推进校企合作,重视产教融合,合作开展航运物流人才的培养工作。 5.加快发展航运金融业。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运用东部新城国际金融中心,重点吸引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在鄞州设立航运金融服务部门,积极发展船舶融资租赁、债券融资、供应链金融、产业基金等特色航运金融业务,构建多渠道、多层次航运融资方式。有序发展航运金融衍生品市场,扩大航运金融衍生品市场参与主体,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有效控制金融风险。依托东海航运保险公司等企业,丰富航运保险种类和产品,推动航运保险定价中心、再保险中心和保险资金运用中心等功能型保险机构建设。到2025年,力争打造成全国航运保险产业基地和航运保险创新中心。 6.拓展航运文化会展业。充分挖掘港航、海丝内涵,塑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港航文化会展品牌。培育展览展示、高端论坛和学术交流等一批文化品牌,打造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支点。做优国际航运海事会展业,依托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中国(宁波)国际航运物流交易会等一批国际性品牌活动,打造全球性港航业开放合作的品牌论坛,进一步提高鄞州区知名度和影响力。 7.提升发展航运信息服务业。持续支持完善“海上丝路指数”产品和运营体系,不断提升指数品牌国际影响力,助力宁波航运交易所建设成为国际知名航运大数据资产采集加工中心和发布中心。依托国家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海上丝路航运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强国内外航运、港口、贸易的数据监测分析,推动港航贸易数据交易发展。发挥已落户的德路里、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的行业影响力,引进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航运咨询、研究机构和服务机构。积极支持、培育本土港航服务业信息服务平台企业做大做强。 8.吸引水路运输企业总部落户。梳理招商资源,加大招引力度,力争全球知名班轮公司在鄞设立区域总部、运营总部和结算中心。加强对水路运输龙头企业的招引,提升区域水路运输综合竞争力。 1.实施招大引强。充分发挥港航资源配置禀赋,重塑再创城市竞争优势。重点围绕宁波舟山港,构建船旗注册、船舶入级、船舶管理、船舶检验、船员培训、船舶经纪等船舶发展上下游全产业链,打造以宁波为核心的船舶全产业链操作中心。推进宁波与国内外大型港口、国际航运物流巨头的战略合作,引进世界500强航运物流企业、航运服务企业设立总部、区域型总部、跨国运营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共享服务中心。 2.增强区域协同。加强同上海北外滩航运集聚区的交流与合作,借助长三角航运创新发展联盟之力,形成招商联动工作机制,主动承接上海航运集聚区发展的溢出效应,实现与上海的错位发展,推动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适度竞争格局。协同宁波舟山港共同打造国际港口供应链服务体系,为临港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基础支撑。 3.加强对外合作。密切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港口往来、加快与各类世界级航运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海丝指数的应用范围,增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加快总部企业整合供应链资源和完善供应链功能,鼓励本土优势港口及航运物流总部企业和发展潜力大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布局设点,扩大国际竞争力。 三、保障措施 1.建立日常沟通联络机制。建立两套日常沟通联络机制:一是延续市、区、港联动招商模式,建立同宁波市口岸办、浙江省海港集团的日常联系机制,定期会商,整合资源,共同推动高端航运服务机构落户鄞州;二是建立区级相关部门日常沟通联络机制,成立港航服务业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提升招商小分队能级和配置,定期会商,合力补短板、强弱项。 2.创新财政支持体系。全面梳理有关港航领域的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和有效投入,推进设立强港建设专项基金、港航服务业发展基金。针对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免征增值税的法定现状,完善鄞州区航运服务产业扶持政策,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原则,集中扶持现代港航服务业、水路运输业等重点领域发展。对于引领港航服务业发展的特别优质项目可采取“一企一策”,予以针对性政策保障。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航运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航运物流企业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 3.优化发展营商环境。探索港航服务业统计监测分析体系,开展监测和市场运行分析。鼓励港航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在港航设备、运营管理流程、行业服务等领域的行业国际标准和规范的研制,形成一批国际化、有影响力的行业标准。支持引导符合条件的航运物流平台参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行业协会建设,促进市、区相关行业协会融合发展,扩大产业对接,活跃产业链领域的互动碰撞,推动行业良性运行、健康发展。 4.搭建航运人才合作培养平台。依托区内高校以及相关培训机构,联合全大市各高等院校、培训机构,搭建高级航运人才和专业“船员”合作培养平台。创新实施“泛创业鄞州·精英引领计划”,加快集聚港航服务领域高端人才和团队。探索与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等机构开展国际航运管理专题研修班,针对航运金融、海事法律、航运经纪、船舶管理等领域开展专题培训,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 5.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的港航物流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探索打造鄞州区港航物流大数据查询平台建设,打通船务、航运、港务、海关等数据孤岛,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港航物流数据查询、预警平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同时行业主管部门基于大数据分析,对行业动态及产业发展提供经济热度分析、研判、预警,为各级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附件:鄞州区港航服务业补短板重点任务分工表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