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迸发“芯”动力
编者按: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结合,是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之举。鄞州两化融合水平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实现全市“六连冠”,通过两化融合,展现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新活力。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感受鄞州两化融合推进数字化改革的魅力。
“5家优质集成电路企业已顺利落户,我们正在持续跟进对接另外12家有落户意向的高端企业。”昨天,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年初以来,我区微电子产业专班在芯片设计、制造装备、新材料等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俊鸟”项目扎堆落户,产业集聚优势显现,助推集成电路产业日益成为鄞州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新落地的5家企业主要是设计研发企业,与我区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定位相契合。如,专注于功率器件及LED驱动芯片研发的“鑫芯微电子”,预计3年内年产值就能突破亿元大关;“大涌芯集成”主攻MCU芯片设计开发并已完成流片,预计两年内实现上规;“阿科埃智能科技”致力于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及32位人工智能MCU芯片研发,预计5年产值可达亿元……
诚意引凤来栖。我区微电子产业专班积极布局驻点招商,借助外派驻点小分队机制,与武汉、上海、深圳、北京小分队建立起紧密联系并打通资源共享通道,通过联动区内已落户企业,为产业招商按下“快进键”。
新加入的产业“尖兵”潜力巨大,原有重点项目也加速释放产能。连日来,宁波芯速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姜山的光芯片设计封装工厂热火朝天,多笔高价值订单纷至沓来。今年,企业从美国硅谷引进7名博士,组建海外研发团队,围绕高端光芯片国产化进行研发优化。
“进入2021年,国内外半导体需求持续旺盛,供应紧张局面加剧。挑战中蕴藏机遇,我们将大力帮助企业抢抓契机,开展自主创新。”区经信局负责人说,集成电路产业作为现代工业的“粮食”,战略地位不言而喻。而产业发展,离不开数字经济壮大的沃土。
我区于2018年创建成为省级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域,今年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在全市实现“六连冠”,信息化发展指数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蝉联全市首位。去年,我区因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获省、市政府督查激励,还获评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今年一季度,全区规上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1%。去年,数字经济占全区GDP比重达52.5%,集聚了全市近三分之一的数字研发型企业。
作为宁波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宁波微电子创新产业园集聚“轸谷科技”“尚进自动化”等一批企业,目前园区已累计招引落地企业60余家,去年产值超42亿元;位于云龙镇的龙芯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园,将结合中芯国际、华为、韦尔等巨头的技术力量与业内资源,规划建设成为集成电路装备研发制造、关键零部件等核心“卡脖子”技术的研发攻关基地。
为了给集成电路发展打造优质集聚空间,我区正快马加鞭推进芯系科技生产服务中心(PCBA服务平台)、北大微电子测试公共服务及人才培养平台、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宁波)创新中心的建设落地。下一步,我区将以加快打造“154”产业体系为抓手,以打造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和建设创新综合体为契机,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引导吴汉明院士领衔的中芯国际创新设计服务中心、北大微电子研究院宁波分院做好行业赋能,推进集成电路设计与区内“康强电子”“立芯射频”等企业对接,支持“盛吉盛”“尚进自动化”等企业扩大集成电路设备的生产规模,助推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