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7470181-5/2021-72063 | ||
组配分类 | 政府建设 | 发布机构 | 首南街道 |
生成日期 | 2021-04-2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 | 综合党团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首”望初心 奋勇争先——首南党建创新纪实 | ||
发布时间: 2021-04-28 10:40 信息来源: 首南街道 信息来源: 首南街道 | ||
|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又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首南街道围绕“红色教育·首善向学”“红色风尚·首善先行”“红色空间·首善为民”主题,不断创新党史学习形式,不断深化党建联盟品牌,加强党的建设,掀起“为群众办实事”的热潮,为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活力。 一、红色教育 首善向学 街道多形式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3月下旬,首南街道召开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现场发布20项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正式开启了党史学习教育序幕。“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我们要全面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首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贤富在动员部署会现场强调说。 当前,首南街道有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六进”特色活动,按照分众化、个性化、精准化理念,精心打造“三个课堂”,助推党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走向纵深。 二、宣讲发力 打造“流动课堂” “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力量,能够为我们的工作指明方向,让我坚定了干事创业的信心。”首南街道社区管理办公室干部魏文超结合自身当兵经历,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微党课。当晚,首南街道“党史青年说”微型党课宣讲暨理论调研深1°论坛开讲,6名新晋的年轻机关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青年的视角、用青年的语言宣讲了党史故事。 以“党史青年说”开启党史学习“流动课堂”后,目前,首南街道集结了来自高校、楼宇、商圈以及村社的优秀宣讲员,创新拓展“党史少年说”“党史老兵说”等宣讲载体,按照“按需下单、队伍领单”模式,持续开展“六进”巡回宣讲活动,引导广大群众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丰厚营养。 街道各村社也结合实际,纷纷创新党史学习宣讲载体。学府社区通过设立“初心电台”,邀请居民代表用宁波话讲述党史故事;和众社区通过举办“初心讲座”,邀请抗战老兵讲述革命历程。截至目前,首南街道已总计开展各类党史宣讲活动40余场,受众超过2400人次。 三、数字赋能 打造“指尖课堂” 为不断拓宽党史学习教育的覆盖面,首南街道结合数字化改革,让数字赋能党史学习,依托“码上学”载体,制作了1000个党史“码”上学习码,实现党史故事随时听、党史课程随时看、党史知识随时答。 “我们平时工作很忙,要专门抽出时间集中学习党史挺困难的。这个学习码实在太方便了,随时随地扫一扫就能学习,内容也蛮丰富的。”鄞州商会大厦的党员周玲燕说,“我们联合支部的党员都喜欢这个形式,把碎片时间都能很好地利用起来。”当前,首南街道在辖区内所有楼宇推广学习码,发动楼宇党员带动白领一起加入线上学习。 同时,街道又联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推行“码”上学。校园内的图书馆、自修室、生活园区共享书吧随处可见“学习码”,同学们可以随时扫码学习“充电”。 据统计,目前,首南街道辖区1个商贸综合体、7所高校、10幢商务楼宇,以及27个村社均已顺利实现“亮码学习”全覆盖。 四、结对增效 打造“互助课堂”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由首南街道党工委牵头,街道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协调配合,汇合各色力量,实施多种互助学习党史模式,打造“互助课堂”。 首南街道关工委组织辖区青少年和“五老”志愿者,结对前往鄞州区英雄烈士纪念馆和沙氏故居。青少年和“五老”志愿者一同聆听烈士故事,重温红色记忆。 老少互助学党史是首南街道推进党史互助学习的缩影。此外,如雍城社区利用校地共建合作渠道,充分鼓励高校师生和社区居民相互交流初心故事,打造校地互助课堂;格兰春天社区联合物居业三方演绎红色党史情景剧,同样以互助形式助推党史学习教育落地有“声”。目前,街道已促成超过100个各类型的党史学习结对小组,进一步掀起了全民共学党史的热潮。 五、红色风尚 首善先行 多模式有效打通基层党建经脉,首南街道举办2021年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当天,街道创新性推出了“1+N”党建新模式,通过村社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能动性,开足马力构建全区域统筹、多层级联动、各领域融合的幸福党建“共同体”。现场,街道还发布了2021年党建工作重点任务书和“党建十条”。 当前,为提高共同体在全域治理中的参与度,首南街道发挥行政机关、高校院所、商业综合体等机构资源集聚的独特区位优势,建精建强高校党建联盟、商圈党建联盟、楼宇党建联盟等各类党建联盟,依托“大共建+小共建”模式,吸纳聚合各方力量参与城市基层治理。 (一)深拓高校党建联盟 鄞州南高教园区位于首南街道东侧,聚集不少高校。近年来,街道党工委与高教园区内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等党组织开展交流合作,以“一盘棋”的融合思路、“项目化”的工作理念推进党建联盟建设,强化与各高校的互动和资源共享。 “目前我们高校和企业初步达成了10余个项目的初步合作意向。”3月29日,在首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牵线下,宁波诺丁汉大学理工学院的老师和首南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开展项目合作对话。现场,双方在颗粒粉体材料制备、绿化建筑材料、电能转换与电机控制等10余个项目上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项目对接会的成功,凸显了首南街道高校党建联盟的优势。目前,街道已整合起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等6所高校和宁波微电子产业园、科技孵化园等高新技术园区,形成“校地合作”党建示范片区。 (二)互融楼宇党建联盟 去年10月,首南街道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基础上,率先在鄞州商会大厦内成立街道层面的首个“白领之家”。“白领之家”以“基层组织共建、文化发展共谋、和谐社企共创”为目标,通过汇集楼宇“需求清单”,整合辖区“资源清单”,精准对接“项目清单”,成立各类公益团队,开展各项红色楼宇服务,以党建为引领推进首南楼宇之间的互融发展。 成立半年来,“白领之家”为商务楼宇企业白领参与各类公益服务提供了平台。 “我可以在休息时间,随时随地参加党员志愿者活动,很方便。”在鄞州商会大厦北楼上班的白领党员周玲燕说。目前,“白领之家”已吸纳了12个社会组织、230余名党员志愿者。下步,首南街道将持续办好“楼宇邻里节”和“政企直通车”两大品牌活动,让鄞州商会大厦的“白领之家”阵地持续“生根发芽”。 (三)建强商圈党建联盟 近年来,首南街道将环球银泰城、罗蒙乐园、罗蒙公寓楼、嘉华大厦、希尔顿酒店等有机连接为商圈发展共同体。街道推动构建起“社区+商圈+物业+商户”的党建联盟机制,每季度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商讨商圈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助力商圈高品质发展;成立由来自商圈各行各业志愿者组成的“商圈志愿服务总队”,开展公益理发、公益课堂、免费维修等各类志愿服务,有效弥补村社服务短板。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首南街道将开展“锻党魂——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立党旗——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固党基——加强党内政治生活”“行党旨——关爱服务党员群众”四大主题活动,通过挖掘红色故事、打造精品党课、共享党建做法,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绽放新活力。 六、红色空间 首善为民 多途径对接提供便民惠民服务,去年7月,首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这是全区首个街道层面的红色空间综合体工程,集成教育、宣传、服务、展示等多种功能。该中心融合“党建圈、服务圈、文明圈”等“三圈”资源,通过面向村社、企业、高校的定期开放日,为居民群众提供零距离、嵌入式、接地气的便民惠民服务。 按需“点单”端出“惠民菜”,“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我们都会征询多方意见,然后根据需求提供精准服务项目,从而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首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 中心按照“党委领导、治域统筹、共建共享”思路,将社区、街道内各单位的场地、人力、活动等资源统一纳入基层治理资源体系,向区域内党员和群众有序开放,根据需求端出“惠民菜”,有效提高了党建阵地的共享率。 据统计,自投用以来,首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已提供党建培训120余场,开展文化活动100余场,累计服务居民群众7000余人次。 服务“认领”推行“公益岗”,今年结合学史力行,首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八小时外公益岗认领”项目,让中心成为辖区党员工作八小时外的“公益驿站”。 “我们中心工作人员有限,精力支配也有限,所以就萌生了招募公益岗的想法。”首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公益岗招募的号召一发出,辖区党员便踊跃报名,“我可以”“我有时间”“我想为群众办点实事”的呼应声此起彼伏。 党员申请加入公益岗后,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会对他们进行文明接待、便民服务等简单的“岗前培训”。上岗后,党员将开展“5+2”公益服务,即除在5个工作日中认领党群服务岗位开展服务外,2个休息日每周也到所在社区参加公益活动,确保服务7天不断岗。 为鼓励更多党员参与进来,首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创新“红色先锋银行”机制,开办“红色先锋银行”,为每位党员办理“银行存折”,对他们“八小时外”参与党群公益活动的情况进行累计积分或扣分,累积到一定积分可以兑换相应的物品或服务,以“加减法”促进党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如今,首南党员群体已经形成了“八小时外,我在岗”的良好风气。短短两个月,“党员八小时外公益岗”已提供志愿服务1000余人次、协调解决首南居民群众实际问题100余件。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