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增绿林农受益,我区五年来兑现生态公益林补偿金逾亿元

发布日期:2021-11-03 10:1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财政局

为保护培育森林资源,发挥森林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减少灾害、改善生态环境等作用,日前,区财政下拨2021年生态公益林补偿金2032万元,其中到户补偿资金303万元,由区生态公益林专户通过鄞州银行直接拨入个人的银行账户;到村(单位)补偿资金1729万元。据统计,五年来我区共计下拨生态公益林损失性补助资金1.02亿元,确保了“生态受保护,林农得实惠”。

  我区现有生态公益林面积20.6361万亩,其中重点公益林(省级以上)面积8.0396万亩;一般公益林面积12.5965万亩,水源涵养林面积10.1685万亩。为了弥补山区农民因生态保护带来的经济损失,偿资金主要用于公益林营造、抚育、管护以及公益林投资者从事上述活动所发生支出的补偿。补偿资金的支出包括补偿支出和管护支出,补助标准为100元/亩,其中补偿支出为96元/亩,管护支出4元/亩。水源涵养生态公益林在一般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基础上再增加5元/亩。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区财政局认真落实公益林财政补偿惠民政策,严格执行国家、省区市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今年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列为鄞州区2021年重点绩效评价项目,委托第三方进全面评估该资金的使用绩效,有效加强了资金的监管和使用。

  鉴于当前项目现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科学划定生态公益林范围。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为依据,在进一步优化生态公益林划定标准的基础上,对全区生态公益林重新予以科学划定,将目前划入生态公益林的果园、茶园、城市绿化等划出生态公益林范围,使其尽量达到集中连片、布局合理,有效促进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二是加强森林资源的调查监测。建立包括生态公益林在内的全区森林资源的调查监测机制,定期就森林面积、蓄积量、生物量等展开抽样调查。三是优化护林员队伍年龄结构。要重视无人机、智能探头等新技术、新手段在森林日常管护中的使用,提高管护作业效率,适当减少护林员规模。同时要吸引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有责任心的年轻人充实到护林队伍中来,构建一支专业化、年轻化的护林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