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街道打造全市首个社区智能电动自行车车库

“一年了,电动自行车停这里挺安全的,我们很放心。”近日,百丈街道朱雀社区的居民王师傅骑着他的“小电驴”下班回家,推车进了小区中央的智能车库,在自己的车位停好,插电、扫码,“小电驴”开始补充能量。去年8月,朱雀社区在全省首创社区智能车库系统,让市民体验了一把智能带来的便捷生活。如今,智能车库运营一年了,平安度过周岁生日,未发生一起失窃,未发生安全事故,获得了居民们一致点赞。灰白色的外墙,两层楼高的智能车库在绿树掩映下,远远望去颇有几分现代会所范儿。走近车库入口,两米宽的自动感应大门呼啦一下张开怀抱,科技感十足的智能车库这才揭开它的真面目。700多平方米的智能车库被分作上下两层,地面黄色的油漆线非常醒目,每个电动自行车位都印上了标准数字。数了数,30组充电桩、300个充电位,服务着300个停车位。这里实行“一车一卡一位”管理模式。每个电动车车主必须停在固定位置上,然后用手机对着二维码一扫,就能轻松实现智能充电。综合考虑不同居民的使用习惯,车库共有扫二维码、投币和刷充值卡等3种支付方式。
别小看这个车库,它的科技感可一点不低。从进入车库,每个停车道都设有视频探头,可以实现24小时监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云平台远程查看车库。每四五辆电动自行车的头顶,就悬挂着一个“小红球”,这是自动感应灭火器,当温度达到60℃时,它不仅会高声呼叫,还会自动喷洒灭火粉末。钉在立柱上的充电控制箱,能实时监测每个车位的使用情况,一旦电动自行车充满或是电压不稳,它都会自动断电。车库内还设置了一个微型消防站,配备了烟雾报警器、手提式灭火器等消防设施,为社区安全又增设了一道“防火墙”。
“一年了,这里都快成咱们朱雀社区的景点了。有朋友来做客,我总会请他们过来看看。”王师傅说道,别人的智能车库一般都是为轿车服务的,而朱雀社区专门为300辆电动自行车服务,居民们都开心极了。在智能车库里,扫码付一元,可以最长充电8小时。每辆电动自行车不仅有自己的固定车位,还能免去风吹日晒和诸多安全隐患。
朱雀社区书记余磊表示,“智能车库”的前身是社区内两幢总面积1300余平方米的公共楼房,长期用于集中停放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给居民提供了便利,但也随之出现了空间使用效率降低、环境脏乱差、存在消防隐患、车辆偶有被盗损等一系列问题。去年,社区对这一区域投入近50万元,实施“智能物联网 空间微改造”模式改造提升,应用智能门禁、智能充电和智能监控等技术,实现了电动车停放和充电规范安全的精细化管理。
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的百丈街道朱雀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64幢楼群共有3064户住户、7000余名常住人口。其中长住户占50%,大部分是老年人,其余主要以出租户、打工中青年为主。电动自行车安全,是居民们最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朱雀找到了绝妙的解题方法。运营一年下来,300个车位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即使有人搬走,空出的车位也很快会被排队者补上。对于居民而言,车主私拉电线给车辆充电的现象,在朱雀成为了历史;对于社区而言,潜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也得以彻底整治。通过一番微改造,老旧小区也能绽放新生活力。朱雀社区的智能化安全改造,已经被其他老小区“复制粘贴”了。
如何在螺蛳壳里做道场,这是老旧小区改造中一道命题作文。鄞州区百丈街道朱雀社区的智能车库,让20多年老小区焕发了智慧活力,为居民们打造了更加安全、智慧、宜居的现代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