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话剧
发布日期:
2020-08-21
11:46
浏览次数:次
信息来源:
鄞州区人民政府
五四运动时,城区爱国学生上街进行化妆宣传,被称为“文明戏”,是为话剧滥觞,1930年2月,“南国社”社员田汉来甬讲学,随后袁牧之在青年会上演《醉后》、《压迫》等话剧。1936年,上海狮吼剧社来甬上演《雷雨》、《名优之死》,哄动一时。抗日战争时期,城乡各地的抗日救亡宣传队演出《三江好》、《木兰从军》、《放下你的鞭子》等小话剧。徐桑楚在西南各地参加各剧团的演出,在27部话剧中扮演角色。马彦祥与洪琛、曹禺合作,编写并导演了宣传抗日的话剧《卢沟桥》、《古城的怒吼》、《夜光杯》、《国家至上》、《李秀成之死》、《国贼汪精卫》等。1937年选编了《最佳抗日据选》。并先后出版了《戏剧概论》、《喜剧讲座》等话剧论著。1945年至1948年,县城文化界和中等学校先后办有10多个话剧团,演出《升官图》、《阿Q正传》、《万世师表》、《夜店》等大型话剧近20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小教暑期学习班在1950年演出《思想问题》。80年代,话剧小品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