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升级版”安责险助力承保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提升

发布日期:2020-08-19 08:5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应急管理局

8月12日,全省应急管理局长专题研讨班在省委党校开班,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凌志峰出席开班仪式并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实践与再思考》专题报告。副厅长李会光主持开班仪式,省厅各处室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全省112名市、县(市、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参加。

研讨班上,鄞州区应急管理局局长钱帅鸿分享交流了近年来鄞州区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经验。他强调,鄞州将继续全力推进安责险工作,争做省市“试验田”“急先锋”,力争到今年底,投保企业突破600家;到2021年底,投保企业总数翻一番,达到1200家以上,并探索出台各镇(街道)个性化推广方案;到2022年底,推动参保企业达到5600家以上,实现区域安全生产风险减量管理。

以安全生产“保险+服务+科技”为特点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以下简称“安责险”)是区应急管理局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鄞州在抢抓宁波市建设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重大历史机遇中,坚持全域治理、引入保险机构参与企业安全管理、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构建的一项创新探索。自试点实施以来,服务内容“增值”,覆盖领域“多元”,工作成效“加速”,不断“升级”的安责险助力承保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得到提升,也助力鄞州连续5年实现安全生产主要指标“双下降”和较大以上事故“零发生”。

从最早的大嵩新区进行试点,再到潘火街道、瞻岐镇等地,“升级版”安责险经过4年推广愈加成熟,不仅能够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还有效填补了现有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空白,让政府、企业、保险公司、专业机构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形成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的良性运转模式。

一是服务内容“增值式”延展。安责险在推行之初,保险公司会以公开招标的形式筛选第三方服务机构,为承保企业开展相应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而今年疫情之下,安责险不仅能为承保企业提供全方位复工复产安全“体检”与疫情防范技术支持,还针对企业无法开展集中线下培训等现实困难,依托配套开发的“安全管家”系统,远程为企业提供安全风险警示教育、安全生产标准规范与事故应急举措等教育培训服务,并免费提供网上医疗咨询、线上专家安全复工直播公开课等特殊时期的增值服务。此外,安责险还能够为参保企业提供优质的融资服务,曾先后为5家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成功“输血”,总计融资超过2000万元。

二是覆盖范围更加“多元化”。在推动大嵩新区试点的基础上,区应急管理局又先后在潘火街道、东吴镇开展以小微企业、“安全生产企业互助会”为对象的个性化试点,积极探索更多安责险的多样化可行模式,打造“安责险全产业链”。目前全区已推动471家一般工贸企业投保安责险,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三大高危行业42家企业已实现全覆盖,超过2.5万名职工享受到了完善风险保障与专业安全服务。各专业安委会也在发挥作用,将“升级版”安责险推广到更多重点行业领域,如电梯安全综合保险让保险公司全程参与电梯综合管理,有效提升辖区电梯安全管理整体水平;避灾安置场所“定制版”商业保险兼具财产险、人员伤亡救助险和社会化服务性质,在汛期来临前能够为辖区避灾安置场所增添一道“保障线”;城镇房屋“保险+服务”服务模式能够对城乡危房等相关重点监管对象强化“人财物”安全保障与多级巡检……农业船舶、起重机械、建筑工程、“两客一危”车辆等众多领域都在不断创新保险服务形式。

三是工作成效加速提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保险搭台、专业服务”的风险保障与安全服务工作格局下,安责险工作成效在加速提升。以试点单位大嵩新区为例,安责险运行至今,在政府财政补贴比例逐年下降的情况下,投保企业数量却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保险公司进企业服务场次也在逐年增加,试点区域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工伤事故报案量则是在逐年下降,有效提升了承保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为区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