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象山港蓝点马鲛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20-
05-
21
14:
19
浏览次数:
次
信息来源:
区环保局

保护区基本情况:象山港蓝点马鲛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于2010年11月获农业部批复,位于被誉为“国家级大鱼池”宁波市象山港内。2019年11月,农业农村部对保护区面积范围和功能分区进行调整,保护区总面积46002.28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为14079.64公顷,实验区面积为31922.64公顷。保护区特别保护期为每年的3月1日至7月31日。
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蓝点马鲛,保护区其它保护对象包括银鲳、大黄鱼、小黄鱼、黄姑鱼、黑鲷、鳓、鳀、海鳗、鮻、鲻、花鲈、棘头梅童鱼、竹节虾、脊尾白虾、秀丽白虾、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毛蚶、泥蚶、缢蛏、文蛤、菲律宾蛤仔、坛紫菜等。
主要保护对象蓝点马鲛鱼Scomberomorus niphonius属鲈形目,鲅科,马鲛属,蓝点马鲛鱼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东海、黄海和渤海。主要渔场有舟山、连云港外海及山东南部沿海。象山港是东海区域蓝点马鲛的主要繁殖场之一,每年清明前10天左右蓝点马鲛鱼从舟山海域进入象山港,亲鱼洄游入港后性腺成熟,并产卵产精体外受精。受精卵发育形成的仔、稚鱼以摄食其他鱼的仔鱼或其同类为食,在象山港生长。7月上旬象山港内水温上升到25度以上时,大部分马鲛鱼亲鱼和幼鱼都向外海洄游,称为摄食洄游。小部分马鲛鱼在港内生活生长。
保护措施与成效:2011年成立了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编制了象山港蓝点马鲛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规划纲要,保护区海上执法各项工作的力度逐年加强,开展了蓝点马鲛等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在保护区内建成了面积50公顷的象山港海洋牧场示范区,象山港海域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改善,港内富营养化趋势得到遏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资源量有所恢复,初步实现保护区生态恢复和资源保护的建设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