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蛋蛋黄发黑是“有毒”吗?鸡蛋应该怎样煮?你知道吗?

发布日期:2020-11-16 11:35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市场监管局

  鸡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喜爱的食物,适合煎、炒、煮、炖各种烹饪方式。其中水煮蛋营养损失是最小的。但是鸡蛋水煮后,有时会发现蛋黄表面一层发黑,那你知道这是什么物质吗?发黑的蛋黄还能吃吗?吃了以后对人体有坏处吗?接下来就让我们揭秘一下吧!

  准备市售白皮土鸡蛋50枚,红皮普通鸡蛋50枚。

  用清水将鸡蛋冲洗干净,放入冷水中煮至水沸腾后开始计时。计时结束后将鸡蛋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后剥壳,并将蛋黄外发黑的一层轻轻刮下。水煮蛋不同部位分别检测铁含量,全蛋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一、关于鸡蛋中的铁含量:检测结果显示,蛋白中的铁含量很少,为0.6-2.6mg/kg,约占整个鸡蛋铁含量的2%-10%,参照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微量元素铁的“0”界限值是3mg/kg,因此蛋白中的铁含量可以忽略。蛋黄中的铁含量较高,为53.7-58.1mg/kg,接近整个鸡蛋铁含量的80%,约为蛋白铁含量的20-90倍。参照GB 28050-2011,计算出蛋黄中铁的营养素参考值%(%NRV)为36%-39%,是富含铁(每100g≥30%NRV)的食物。整个鸡蛋的平均铁含量为17.9-19.4mg/kg,土鸡蛋和普通鸡蛋的铁含量没有明显差异。

  表1 水煮鸡蛋不同部位铁含量

项目

部位

质量g

铁含量mg/kg

平均铁含量mg/kg

白皮土鸡蛋

蛋白

31.3

0.6

17.9

蛋黄

12.5

53.7

蛋黄(发黑部分)

2.2

78.7

红皮普通鸡蛋

蛋白

38.8

2.6

19.4

蛋黄

14.6

58.1

蛋黄(发黑部分)

1.6

76.0

检测方法

GB 5009.9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铁的测定》

备注

煮蛋时间30分钟

  二、关于蛋黄发黑:鸡蛋煮沸30分钟,蛋黄表面发黑,发黑部分的铁含量略大于蛋黄,为76.0-78.7mg/kg,是蛋黄的1.3-1.5倍,这主要是因为鸡蛋在沸水中加热时,蛋白中的酪氨酸受热分解,产生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向温度相对较低的内侧蛋白移动,在蛋白蛋黄交界处,硫化氢和蛋黄中的铁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不容易被人体吸收。因此单纯从营养元素铁的角度来说,煮蛋尽量不要煮太久。

  三、关于鸡蛋的最佳烹煮时间:将鸡蛋分别煮沸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25分钟,30分钟,放入冷水冷却后剥壳,发现鸡蛋在烹煮10分钟之后蛋黄外表颜色逐渐变深。生鸡蛋蛋液和煮沸5分钟以后的鸡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没有检出。因此,对于新鲜鸡蛋,不用担心煮5-10分钟后仍有沙门氏菌污染的问题。

  表2 新鲜鸡蛋蛋液的微生物含量

项目

白皮土鸡蛋()

白皮土鸡蛋(5分钟)

白皮土鸡蛋(10分钟)

红皮普通鸡蛋()

红皮普通鸡蛋(5分钟)

红皮普通鸡蛋(10分钟)

菌落总数

10

10

10

10

10

10

大肠菌群

3

3

3

3

3

3

实验方法

GB 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此外,煮熟的鸡蛋应及时从热水中捞出,在冷水中浸泡后再剥壳。因为滚烫的蛋壳与蛋白遇到冷水时会收缩,二者收缩程度不同,容易形成一定的空隙,方便剥壳。

  几点建议:

  1、鸡蛋黄富含铁元素,是补铁很好的食物,老少皆宜。

  2、鸡蛋煮沸时间尽量控制在5-10分钟;

  3、煮熟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泡一下,更容易剥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