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公报>2019年政府公报>2019年06期>区政府办公室文件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鄞州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鄞政办发〔2019〕50号)
发布日期: 2019-07-11 信息来源: 区政府办 信息来源: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级有关单位:

《鄞州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6月26日

鄞州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常委会和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会议,以及《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甬政办发〔2019〕44号)文件精神,切实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能力,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按照省、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全区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制定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扎实推进“党委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群众参与”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格局,促进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道路安全设施更加完善,执法管理效能更加明显,公民文明交通意识全面提升,努力实现道路交通安全“两下降两确保”目标,即2019年全区道路交通事故全口径死亡人数同比前三年平均数下降25%以上,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2018年下降20%以上,确保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确保不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加快“平安鄞州”建设,切实维护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二、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6月31日前)。层层动员部署,各地、各单位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制定项目清单,层层分解落实。

(二)组织实施阶段(7月1日至11月30日)。全面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综合治理,落实工作措施,破解一批道路交通安全重点、难点问题。

(三)总结评估阶段(12月1日至31日)。综合评估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成效,查漏补缺,总结固化综合治理经验做法。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机制。

三、工作措施

(一)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

各镇(街道)政府要将道路交通安全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

1.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组织网络,同时落实镇(街道)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纳入基层社会治理网络化管理,实现全区所有镇(街道)交通安全管理纳入综治“四个平台”,与公安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牵头领导:陆朝晖; 牵头单位:市交警鄞州大队;配合单位:区委政法委)。

2.强化农村交通安全“两站两员”建设。各镇(街道)要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并设立交管站,重要路段、路口现场设立交通安全劝导站,建立乡镇专职交通安全员,行政村聘用交通安全协管员。省级中心镇、街道:道路交通管理队伍组建规模一般为20人以上,交通管理警务工作用房总面积一般为60平方米以上;建设拥有指挥调度、拥堵预警、违法抓拍、信息查询等功能的数字警务室(分指挥中心),数字警务室的用房面积为30平方米以上。一般镇:道路交通管理专职队伍组建规模一般为12人以上,配置交通管理警务工作用房总面积一般为30平方米以上;在镇域主干道路、停车场、主要交通节点等位置按标准设置信号灯控制、安装具有违法抓拍功能的监控设备并接入公安交警部门管理系统。(牵头领导:陆朝晖; 牵头单位:市交警鄞州大队;配合单位:各镇、街道)

3.实施道路交通伤亡事故领导干部到场制。(牵头领导:陆朝晖;牵头单位:市交警鄞州大队)。实施政府领导公路路长制。(牵头领导:朱剑涛;牵头单位:区交通局)。完善道路交通事故伤员抢救“绿色通道”机制,建立市交警局鄞州大队与各大医疗机构联络制,建立颅脑损伤抢救专家库,供全区医疗机构共享,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死亡率。(牵头领导:卜明长;牵头单位:区卫生健康局;配合单位:市交警鄞州大队)

4.加快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应用,强化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推进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开展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推进农村客运班线电子化监控。(牵头领导:朱剑涛;牵头单位:区交通局;配合单位:市交警鄞州大队)

5.建立实施道路交通事故通报机制。建立区、镇(街道)两级道路交通事故定期通报制度,公安部门要将辖区交通事故情况、死亡事故及事故原因、隐患及时通报各地党委政府和相关单位。(牵头领导:陆朝晖;牵头单位:市交警鄞州大队;配合单位:区综合执法局、区交通局)

6.建立道路交通隐患排查长效工作机制。与专业性机构建立道路交通隐患排查战略合作关系。(牵头领导:陆朝晖;牵头单位:市交警鄞州大队;配合单位:区综合执法局、区交通局)

(二)提升道路交通防护设施

全面落实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事故多发和危险路段改造治理力度,切实提升道路交通本质安全水平。

1.深化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和危险路段排查治理工作,形成危险路段动态排查、通报整改、公布提示“三位一体”常态机制,市、区二级安委会挂牌督办的2019年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治理完成率达到100%。(牵头领导:陆朝晖;责任单位:市交警鄞州大队;配合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区交通局、区综合执法局)

2.开展公路平交路口安全隐患治理,对不合理道口进行封闭。道口交通标志、信号灯或者警示灯、减速带“一牌一灯一带”等安全设施整改率达到100%。(牵头领导:陆朝晖;牵头单位:市交警鄞州大队;配合单位:区交通局、区住建局、区综合执法局)

3.对公路中央、路侧防撞护栏和机非隔离护栏设置情况进行排查和定期巡查,应设置未设置的及时增设或补缺。穿镇公路、非机动车流量较大的公路要增设机非隔离设施,做到应隔尽隔,并设立标志明确路权;临水或高落差的路段,要增设路侧防撞护栏。(牵头领导:朱剑涛;牵头单位:区交通局;配合单位:市交警鄞州大队)

4.交通事故多发路段路口、人行横道线实施“亮化工程”,特别是交叉路口、视线较差的人行横道线要安装高(中)杆灯。排摸夜间照明缺失、路灯老化亮度不够、被行道树遮挡、路灯悬臂不够长,特别是乡村道路未安装路灯,立即实施“亮灯工程”。(牵头领导:陆朝晖;责任单位:区综合执法局、区交通局、各镇、街道;配合单位:市交警鄞州大队)

5.进一步提高桥梁安全防护水平,全面排查在用公路、城市桥梁防撞护栏设置情况,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实现100%整改。(牵头领导:朱剑涛;牵头单位:区交通局;配合单位:区住建局、区综合执法局)

(三)加强重点车辆协同共治

全面落实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行业监督责任,综合采取信用惩戒、政企联动等措施,积极开展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和通行秩序的重点车辆协同共治。

1.严格落实《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14年第5号),“两客一危”运输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安装率、入网率和上线率均达到100%。(牵头领导:朱剑涛;牵头单位:区交通局;配合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市交警鄞州大队);对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多发的“两客一危”以及重点运输企业要进行停业整顿。(牵头领导:朱剑涛;牵头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区交通局;配合单位:市交警鄞州大队)

2.持续开展重点车辆源头隐患动态清零,“两客一危”车辆检验率、报废率、违法处理率均达到100%。重型货车检验率、报废率达99%以上,违法处理率达95%以上。(牵头领导:陆朝晖;牵头单位:市交警鄞州大队;配合单位:区交通局)

3.推动机关、企业、学校、行业协会共治共管,推行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制度,城市道路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头盔佩戴率达到90%以上,其他道路佩戴率达到80%以上,其中快递、外卖从业人员佩戴率达到100%。(牵头领导:陆朝晖;牵头单位:市交警鄞州大队;配合单位:区经信局、区教育局、区市场监管局、邮政局)

4.加强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源头监管,严防违规车辆流入市场,确保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有效实施。(牵头领导:梅益进;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配合部门:区经信局、市交警鄞州大队)

5.强化校车安全监管,专用校车检验率、报废率和违法处罚率达到100%,校车驾驶人驾驶证审验率、换证率达到100%。(牵头领导:陆朝晖;牵头单位:市交警鄞州大队;配合单位:区教育局)

(四)常态严管重点交通违法

深入推进“创文明交通、治秩序乱象”系列行动,严格落实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常态严管措施,紧盯重点车辆和重点交通违法,科学勤务部署,切实提升现场管控查处效果。

1.紧紧盯住“两客一危”、重型货车、校车、农村面包车、工程车、拖拉机、电动自行车等重点车辆,严管严查严治“两客一危”、重型货车开车打手机、看微信、视频、吃零食等严重妨碍安全驾驶行为,超速、超员、超载、酒驾毒驾、假牌套牌、违法载人、不礼让斑马线,逆向行驶、无证驾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电动自行车逆向行驶、违反交通信号灯、占道行驶、不按规定载人等严重交通违反行为,梯次穿插组织开展集中统一行动。(牵头领导:陆朝晖;牵头单位:市交警鄞州大队;配合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2.开展公路货车、外省籍变形拖拉机超限超载常态化、制度化联合执法,交通运输、公安部门全面进驻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超限运输检测站,根据实际开展针对性勤务。(牵头领导:朱剑涛;牵头单位:区交通局;配合单位:市交警鄞州大队、区农业农村局等相关职能部门)

3.制定“一校一策”交通安全管理方案。(牵头领导:卜明长;牵头单位:区教育局;配合单位:市交警鄞州大队)。开辟“校园最后500米”安全步行通道。(牵头领导:朱剑涛;牵头单位:区住建局;配合单位:市交警鄞州大队、区教育局)。

(五)培育全民交通文明素养

认真贯彻宁波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活动基本规范》(安委办〔2017〕35号),深入实施“珍爱生命、文明出行”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针对道路交通事故高发地区和高发群体,突出做好“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工作。

1.深化“礼让斑马线”活动,全面提升机动车礼让率,实现中心城区城市道路礼让率达到95%以上,乡镇镇区道路礼让率分别达到80%、70%以上。(牵头领导:方飞龙;责任单位:区文明办;配合单位:市交警鄞州大队)

2. 辖区公益广告内应包含交通安全宣传内容,且宣传板块应占到10%以上。(牵头领导:方飞龙;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市交警鄞州大队)。每个农村文化礼堂组织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每季度开展1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文化礼堂应设置视频播放、宣传展板(海报)、宣传橱窗和交通安全宣讲点。(牵头领导:方飞龙;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市交警鄞州大队)。每所中小学校每学期开展不少于3次交通安全教育。(牵头领导:卜明长;牵头单位:区教育局;配合单位:市交警鄞州大队)。每个运输企业、快递、外卖企业每月开展不少于1次针对从业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牵头领导:陆朝晖;责任单位:区交通局、市交警鄞州大队、区市场监管局、邮政局)

3.针对安全隐患多、交通违法突出的企业、车辆、路段等,定期开展“高危风险企业”“突出违法车辆”“事故多发路段”“典型事故案例”“终生禁驾人员”五大曝光行动,加强公开公示,通过舆论关注、信用惩戒等倒逼整改。(牵头领导:陆朝晖;牵头单位:市交警鄞州大队;配合单位:区交通局、区文明办)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专项工作协调小组(具体名单见附件),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攻坚办)。攻坚办将临时抽调区应急管理局、区交通局、区住建局、区综合执法局、市交警鄞州大队等部门人员集中办公,协调落实各项具体工作。区级有关部门实行联络员制度,定期会商推进综合治理相关工作。各镇(街道)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要相应成立机构,明确一名责任领导,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行动方案。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要将攻坚行动与本镇(街道)、本系统的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强组织领导,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

(二)加强协作配合。攻坚办要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的组织协调,确保工作整体推进,全区上下一盘棋。各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担当作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推进、谁督导”的原则,落实监管责任,明确工作措施,细化工作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常态化协调工作机制,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加强协调配合,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分工明确、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

(三)狠抓跟踪问效。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健全跟踪问效、定期通报工作制度,不定期组织对攻坚行动成效的检查评估;对工作成效明显的,要及时进行总结提炼和经验推广;对工作被动应付和底线措施未落实而事故多发的地区和单位,采取督导约谈、警示通报、追究责任等措施,推动工作落实。

附件:鄞州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专项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鄞州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专项

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王兆波

常务副组长:朱法传

副    组   长:朱剑涛

陆朝晖

成           员:郁柏其        区政府办公室

林    炼        区政府办公室

张行君        区委宣传部

吴敏刚        区委政法委

严岩平        区经信局

王建平        区教育局

朱乐定        公安分局

蒋晓东        区司法局

李青萍        区财政局

纪   杰        区住建局

王   辉        区交通局

李永伟        区农业农村局

葛欲栋        区商务局

王力波        区文广旅游体育局

水黎明        区卫生健康局

钱帅鸿        区应急管理局

沈    军        区市场监管局

史海良        区综合执法局

童建业        生态环境分局

徐新华        邮政局

祝   旗        气象局

朱连军        市交警鄞州大队

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交警鄞州大队,由陆朝晖兼任办公室主任,林炼、王伟祥、朱连军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夏玲玲、谢利明任联络员。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