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初中教学管理工作研讨会举行
为切实深化初中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初中教育质量,全面落实鄞州品质教育发展思路,2月18日,鄞州区教育局召开了开年第一个工作大会——初中教学管理工作研讨会,大家围绕做好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初中分层走班教学、空中课堂建设开展研讨,发表意见建议。
区教育局局长王建平、副局长王耀鹤,局有关科室、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教科室、教育装备中心负责人及全体初中校长、初中学科教研员出席会议。
2019年,鄞州区将重点做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上午,会议围绕完善初中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开展热烈研讨。
自2017年10月,我区首批27所学校(幼儿园)集团化挂牌运营以来,各学校(幼儿园)根据工作部署,结合自身实际,探索自主发展路径。
短短1年多时间以来,很多教育集团办学成效显著,实现“一体化”发展,有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张,但在松散型多法人模式的初中教育联盟,因体制、机制限制,集团化办学在深入推进中出现一定困难。
为此,去年下半年,区人大常委会、区教育局有关领导率领一批校园长赴杭州、上海的知名教育集团实地走访调研学习,在原先的集团办办学基础上,充分听取广大初中校长的意见想法,拟定出台推进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实行制度、文化、管理、师资、课程、评价“六统一” 的管理模式,全面营造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同担当、共进退的发展氛围,以更好地推动优质初中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或相对薄弱学校的辐射延伸,努力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融合发展。
在研讨会上,12位松散型初中教育联盟校长就拟出台的《关于推进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下午,会议围绕初中基础性课程分层教学工作与空中课堂开展研讨。
为全面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15〕36 号),2017年9月起,我区在全市率先实施初中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教学。
分层走班教学主要体现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改革育人模式,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开发学生潜能,培育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研讨会上,瞻岐镇中学、塘溪镇中学、横溪镇中学、邱隘实验中学、鄞州外国语中学、新城第一实验学校、曙光中学、鄞州实验中学8所学校作交流发言,分享本校的分层教学改革经验。
会议还就刚结束的2019年寒假“空中课堂”开展研讨。
会议最后,王建平局长作总结讲话。
他说,初中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教育承上启下的重要学段,是一个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努力推动初中学校优质均衡协调发展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践行鄞州“两高四好”示范区战略,打造“品质教育、学在鄞州”目标的内在需要。
我区的初中质量提升工程已经全面启动,打造高品质的初中教育,需要广大初中校长、教师,教研、教进、教科、教装部门以及教研员们的共同努力。
第一,要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
近些年,鄞州教育在“三个为本”和“三个更重要”理念引领下,各校的教育、教学、育人理念逐步发生了变化。
一是教学理念方面,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 。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角度,基于学情,提出教育教学改进措施,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把学生放在教育的正中央。
二是育人方面,从重智育向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转变。我们积极创建国家级的校园足球试点区、省级的艺术教育和研学旅行试点区,这背后清晰传递出来的声音是,我们的学校不仅只有考试和作业,还有足球和艺术,孩子的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只有补习和升学,更应该有诗和远方,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要求作为工作遵循。
三是培养学生方面,从“抓两头促中间”向关注每一个孩子转变。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得到个性而全面的健康成长,不能落下一个人。
四是从重考试分数向重学生身心健康转变。我们持续推进食堂改造工程、推迟学生上学时间、控制作业总量,就是要让孩子们吃好睡好,下一步还将完善课后托管服务,建立“一基金两中心”,重点关注学生视力健康和心理健康。
五是从封闭办学向开放办学转变。积极借助家庭、社区、社会等各方的力量,共同教育好孩子。
第二,要多措并举,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要认真研究提升教师“教”的质量。要完善教学“五认真”;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变简单的教会学生向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转变,充分利用课堂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来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持之以恒推进作业改革,以作业改革撬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控制作业总量、推行分层作业,重点关注学生做作业的关注度和良好习惯养成。
二要认真研究提高学生“学”的质量。逐步推进分层教学和分层作业,让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获得收获;要多研究学情,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改变教学授课模式。
三要充分利用好智能评阅卷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对学生的每门学科进行精细化评价,改变原先的基于“经验和标准”,用实证改进学校教育,实现因材施教。
第三,要明确定位,创造学校自主品牌特色。
初中是学生面临分流的阶段,从校内来说,有的学生会流向普高,有的流向职高;从校际来说,区域内的初中在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方面还存在差异。
因此,各初中要找准定位,承认差异,主动对接高中办学特色,坚持差异化发展,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区教育局将在新评价体系中,对不同层次学校开展不同要求的发展性评估考核,支持不同层次学校的发展,共同促进区域初中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