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医疗卫生>其他工作情况
鄞州人民医院医共体:打造“医共体生态圈”悄然改变就医路
发布时间: 2019-12-31 17:25 信息来源: 区卫生健康局 信息来源:

2019年3月,鄞州区成立两大医共体,作为牵头单位之一的鄞州人民医院联合鄞州区11家基层医疗机构,成立了鄞州人民医院医共体。

鄞州人民医院医共体在推进建设过程中,落实“最多跑一次”医疗改革项目,打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打通分级诊疗转诊通路、加强高峰学科建设一系列组合拳,让原先“各自为政”的医疗机构逐步成为“一家人”,既而形成“医共体生态圈”,使老百姓的就医路更便捷。

“1+10”模块化培训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目前,鄞州人民医院医共体拥有省市共建重点学科、省区域专病中心等市厅级及以上医学重点学科8个,院士工作站1个,中华医学会主委名医工作室2个,牵头组建浙东眼科等多个专科联盟,宁波市医学重点(扶持)学科3个,浙江省县级医学龙头学科3个,宁波市县级医学龙头学科1个,鄞州区医学重点学科3个。

如何实现“生态”合作,让资源在区域内“动”起来。鄞州人民医院医共体从基层病种出发,针对性设计了“1+10”全科医师模块化培训课程,“1”是抗生素模块,“10”是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眼科、内分泌科、外科+急诊、肾内+血液、儿科、妇产科等模块。培训采取小班化集中短期授课、学员自学结合的教学方式,理论授课、临床带教、技能操作相结合,每个模块培训期为一个月。参加培训学员通过理论考试、临床思维能力测评以及临床技能操作考试后,获得相应模块培训的合格证书。全科医生每通过一个模块考核,可以获得相应专项奖励。从4月开班以来,截至11月底,已有216名学员完成培训。

医共体党委书记俞万钧亲自抓培训课程设计、教学质量和考核标准,他说道:“推行全科医师模块化培训,除了授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训基层的全科医生养成坚持学习的习惯,以达到培养一批具有较好综合技术能力的全科医生,让老百姓真正愿意就近看病,且能看得好病。”

同时,总院年初组建了以科主任、诊疗组长、业务骨干为核心成员的百名专家讲师团,通过送课程下乡的形式,对分院进行巡讲培训。截至11月底,开展包括专科病种识别、胸痛急救流程处理等各项课程培训共计107场,培训基层卫技人员超4000人次。

一院一品  在家门口享受专家服务

所谓“一院一品”,即鄞州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根据分院学科特色,在完成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的前提下,对于分院特色专科进行重点扶持,制定分院建设目标书,使各分院形成“我有你无,你有我精”的学科特色。

明楼东胜分院在全省率先开出安宁疗护病区,总院派专家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不到一年的时间,病区在区域内声名鹊起,病床使用率从不到20%上升到70%以上。此外,该分院还开设了全市首个脑瘫儿童康复门诊,脑瘫儿童康复不出市,截至11月底,门诊量达11000人次,较去年增长9.78%。

在总院带教下,一大批基层特色专科脱颖而出:东部新城分院设立了肿瘤化疗病房,开通双向转诊通勤车,破解了肿瘤化疗病人在总院一床难求,而分院病床利用率不高的矛盾;东柳分院形成了以推拿、针灸、理疗为主的大中医特色诊疗,并在全站点推广;横溪分院呼吸病房,从无到有,从有到专,形成自己的品牌科室。据统计,2019年总院共下派医护专家80余人,其中常驻人员26人。

一本账  医共体建设发展“资金池”

医共体就是一个共同体,目的就是要把已取得的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区域老百姓。该院根据《鄞州区开展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区财政补助资金统一拨付医共体,由医共体结合资金性质和用途统筹使用,促进医共体内人、财、物全面整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财务管理中心完成了医共体银行招标和开户工作,成立了医共体会计核算中心,设置了医共体总账和报表,实现医共体“一本账”体系,明确了以医共体为单位集中支付药品款,建立了财资大管家平台,实现“家底随时看、审管高效办、绩效清晰算、运行增量现”。

在绩效考核上,采用RBRVS(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考核)+公共卫生标准工作当量的考核系统:建立政府直接补助和购买服务相结合的补偿机制,引入“标准工作当量”概念;出台绩效评价方案、绩效奖金核算和考核分配方案,对医共体成员单位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与资金补助和绩效工资总额、科室奖金分配挂钩,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

目前,已经开发应用的一期项目实现了综合预算管理、资金收支监管、智能财务核算、人事薪酬管理、全面资产管理、经济运行分析六大功能。

“5+1”慢病防控 信息化助力全天候管理

近年来,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五大慢病患病人群越来越多,同时青少年近视比例越来越高,“5+1”防控成为医共体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鄞州人民医院医共体建立了慢病远程诊断中心和电子化慢病健康档案,并实行档案共享。依托鄞州区疾控、妇幼保健院,有序开展医共体内公共卫生管理,建立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连续医疗的临床路径管理,打造疾病预防、慢性病管理在基层,急性期治疗在医院,恢复期或终末期治疗再回社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对于在册的慢性病人,医护人员会不定期上门义诊,建立微信群随时沟通,从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病情监测和药物使用等方面帮助他们进行健康管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