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医疗卫生>健康科普
浅谈职业危害与防护
发布时间: 2019-11-28 10:22 信息来源: 姜山镇 信息来源:

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手术室工作繁忙,节奏紧张;同时,手术室也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害因素,因此,对医务人员的身心素质要求很高,加强日常防护措施,把危害降到最低,在工作中应加以重视,以保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手术室常见的危险因素:

1、意外损伤:由于手术配合中常使用的锐利器械较多,如手术刀片、剪刀、缝针、拉钩传递频繁,极易损伤自己和误伤他人。在通过针刺传播的20多种疾病中,最常见也最可怕的是乙肝、丙肝和艾滋病,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危险性最高,一次即可感染。再加上手术室工作人员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呕吐物等概率高,受感染的几率也比一般病房工作人员要多。

2、X射线的影响:随着医学的发展,移动式X线C型臂机在骨科手术中广泛应用,工作人员接触放射线的机会也随之增加。据相关文献记载,人体少量多次接触放射线,可因积蓄作用致癌或使胎儿畸变。

3、消毒灭菌剂的影响:各种消毒灭菌剂在手术中应用较频繁,污染手术器械、一次性物品的初步处理、地面、物表等均要使用各种化学消毒液。2%碱性戊二醛会引起皮炎、过敏、结膜炎及鼻窦炎;含氯消毒液对皮肤有轻度损害,可引起皮肤灼痛,甚至感染迟钝或过敏。当皮肤有伤口时,则对暴露处有缓慢的损伤,而挥发性的氯也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造成损害。

防护措施:

1、锐利器械的防护:医护人员必须认识针刺伤、锐器伤的重要性。注射针头使用后不可将针帽重新套上,使用后的手术刀不可直接徒手卸掉,手术缝针等应放入利器盒中,能有效防止刺伤;进行三类、四类手术时,工作人员必须戴双层手套,能有效防止感染或降低感染发生率。

2、放射线防护:手术时应常规配备铅衣,在病人情况允许下,医务人员可暂时回避,以免受到射线损坏;应尽量避免少数人在短时间内接触较大剂量的放射线,尤其在孕期工作人员应禁止接触放射线。

3、使用化学消毒剂的防护:医护人员在检查化学消毒剂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及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最好在具备良好排气设备的专用消毒间内配置化学消毒剂,尽量减少化学消毒气体在手术间空气的浓度含量。

作为手术室工作的一员,时常也要做好自我调控,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医院也应高度重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的防护和管理办法,为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