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革命旧址、重温入党誓词……区科技局组织“初心之旅·鄞领之路”活动
9月27日,区科技局组织(党员)进行了“初心之旅·鄞领之路”活动,参观了宁波第一农村党支部陈列馆、重温入党誓词、参观沙氏故居、参观鄞州区人才爱国奋斗红色教育基地,以此丰富主题教育的活动形式,切实增强开展主题教育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在塘溪镇梅溪水库的东侧,有一个沿山而筑的村庄,这便是鄞州区著名的沙村。据《沙氏家谱》记载,沙氏家族在南宋时由蜀迁移到宁波,已有800多年历史,沙村因村民多姓沙,故以沙村名之。沙村不仅以“沙氏五杰”闻名,而且是我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支部的诞生地。区科技局一行沿着石板路,经过沙氏宗祠,来到沙文求烈士故居,边参观,边听取故居管理人员介绍有关鄞州区第一个党支部成立过程的介绍。那是在1926年初,沙氏子弟沙文求奉党之命,回到故乡开展农运和建党活动。在沙文求的努力下,1926年4月,沙村农民协会正式成立,沙文求在领导农会会员与恶霸和奸商展开斗争中,发展五六名农会骨干入党。5月,中共宁波地委鄞州区沙村支部建立,这是鄞州区第一个党支部,也是宁波地区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由沙文求担任党支部书记。
宁波第一农村党支部陈列馆就在堇山红脉的起点沙村,坐落于沙氏故居旁,占地面积约280平方,由陈列主体楼和宣誓广场两部分组成,内设第一支部、不忘初心、沙村农会、从严治党、牢记使命五个主题展馆。其中沙村农会是宁波地区的最早的农会之一,中共沙村支部是宁波地区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1926年5月,中共宁波地委农运委员、沙村农运特派员沙文求在农会积极分子中发展4名党员成立中共沙村支部,沙文求任书记。这是宁波地区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革命火种就此点燃。此后,鄮溪支部、横泾支部等农村党组织相继成立。
沙氏故居是一幢二进四开砖木结构的旧式楼房,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420平方米。廊柱上挂着沙孟海敬录的毛主席诗句“为有牺牲多壮士,敢于日月换青天”的楹联。还有市、区有关领导为故居所作的题字十余幅。中堂左侧的两厢房内设为陈列室,用固定的展览版面28块,分为三部分介绍了沙文求烈士伟大、光辉的一生。故居后边的围墙内,还有一株银杏树,这是由沙文求烈士在当年亲手栽植的。如今已经秆壮叶茂,苍翠葱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