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下午,我区召开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对推进机构改革作了动员部署,标志着我区机构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动员大会后,我区将严格按照省市规定的时间进度要求压茬推进,迅速组织开展新部门组建、人员转隶和“三定”规定制定等工作,确保在3月底前基本完成。
这次机构改革将为鄞州的党政机构带来哪些变化?在狠抓落实的同时,是否体现了鄞州区情特色?如何撬动其他领域的深化改革?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确保上下贯通 设置党政机构37个
地方机构改革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是一项极为重要、极其严肃的政治任务。区委高度重视机构改革工作,将之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入谋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统筹推进。
在推进过程中,鄞州严格落实中央、省、市机构改革要求对应调整的20项“规定动作”。在党政主要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上与中央和省市机关基本对应,确保党的全面领导体现在各领域各方面,确保上下贯通、执行有力。
机构改革后,我区设置党政机构37个,其中党委机构11个、政府机构26个。
在区委机构改革方面,主要着眼健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完善区委机构职能。在建立健全和优化区委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方面,组建区监察委员会、区委审计委员会、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改建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区委财经委员会、区委国家安全委员会、区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在加强区委职能部门的统一归口协调管理职能方面,区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公务员工作,归口管理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区委宣传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和电影工作;区委统战部统一管理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
在区政府机构改革方面,主要着眼转变政府职能,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机构职能优化和调整。组建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卫生健康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医疗保障局,重新组建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优化区审计局、区科学技术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交通运输局职责,优化市级部门派出机构设置,设立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生态环境分局。
机构改革后,区政府设置的工作机构分别是:区政府办公室、区发展和改革局、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教育局、区科学技术局、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卫生健康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审计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金融工作办公室、区统计局、区医疗保障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鄞州分局、市生态环境局鄞州分局。
其中,区政府办公室挂区政府外事办公室牌子;区发展和改革局挂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区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牌子;区司法局挂区行政复议局牌子;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挂区人民防空办公室牌子;区农业农村局挂区渔业局牌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挂区知识产权局牌子;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挂区城市管理局牌子;区公安分局既是区政府工作部门,也是市公安局派出机构,计入机构限额。市级部门派出机构2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鄞州分局计入机构限额,市生态环境局鄞州分局不计机构限额。
适应鄞州区情 创新“自选动作”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对此,在中央、省、市改革大框架内,我区结合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最多跑一次”等改革工作实践,按照“制定有特色、能管用的改革方案,使机构设置、管理体制与鄞州功能定位、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要求,针对部分领域管理体制不顺、职能发挥受限等问题,按照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积极探索具有鄞州特色的机构设置,创新“自选动作”,做到既充分体现中央战略意图和省委、市委改革要求,又反映地方需求和区域特色,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改革成果。
金融一直以来都是现代经济的“血脉”。行政区划调整后,鄞州现代服务业比重显著提高,金融业在其中占据支柱地位。要加速形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格局,离不开金融业的源头活水。这次机构改革,将组建区金融工作办公室作为政府工作部门,进一步强化对金融工作的指导,更加凸显了我区发展金融产业、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信心。
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这是进一步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题中之义。对此,我区组建区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将区智慧办和区电子政务办的职责进行整合,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统筹管理公共数据资源和电子政务,推进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利用。
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为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与保值增值,我区将强化区国有资产发展服务中心的职能,监管区属国有企业,管理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和企业国有资产, 使国有资产更好服务发展、造福人民。
坚持统筹谋划 整体推进其他改革
这次机构改革是一次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的深刻变革,我区坚持把所有机构改革放到一个大盘里统筹谋划、一同部署、整体推进。
在区人大方面,整合区人大法制与内务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相关职责,组建区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作为区人大专门委员会;区人大法制与内务司法委员会更名为区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
在区政协方面,将区政协经济科技和城建资源环境委员会更名为区政协经济和城建资源环境委员会;将区政协教文卫体和文史资料委员会更名为区政协教科卫体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在群团组织方面,将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群团工作的制度,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进一步优化群团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责。促进党政机构同群团组织功能有机衔接,支持和鼓励群团组织承接适合其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增强群团组织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群众功能,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在事业单位方面,将完全、主要和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全部纳入改革范围,全面清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按照能转职能的不转机构、确需转机构的实行综合设置的原则,区分情况推进改革,理顺政事关系,实现政事分开。结合党政机构调整,撤并整合职责相近、设置重复分散、规模过小的事业单位,同步划转涉改部门所属相关事业单位,并按一定比例精简编制;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理顺同主管部门的关系,逐步推进管办分离,强化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主要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优化职责和人员结构,同机关统筹管理。
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我区将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全面实现“一窗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一网通办”,实现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100%全覆盖,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100天”, 实现常态化企业开办4个工作日内完成,着力构建事前管标准、事中管检查、事后管处罚、信用管终身的监管体系。
此外,我区还将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统筹配置行政处罚职能和执法资源,完善“部门专业执法+综合行政执法+联合执法”的行政执法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大力推进科学执法,大幅减少多头执法,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5个领域综合执法工作的部署要求,切实提升执法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