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二院宋文慧医生援非日志-回家

发布日期:2018-02-14 09:1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卫计局

这个时候在国内,该是家家户户打扫除尘、置年货、贴春联、祭灶神,真正的到了且忙且乐的时候了。

在火车站、机场、高速公路,一支支迁徙大军正浩浩荡荡地从一座城市涌向另一座城市,涌向农村,涌向大山深处,涌向神州大地的角角落落。更有新闻媒体报道,一些在南方打工的农民兄弟,为了省下来回的车钱,不惜顶着雨雪霜冻,带着回家的年货,组成一支壮观的摩托车队,前有警车接力开道,奔赴千里之外的老家。

春节,不仅仅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更是牵动着千家万户心的一次大团聚。春节,一个普天下所有的华人为之期盼的节日,在她渐渐临近之际,回家变得更有意义。家,在中国人的心里,那是所有为之努力和奋斗的目标,也是希望的所在地,那是怎样一付沉甸甸的担子。家是梦想的起点,也是人生的终点。有多少人为了生计,为了信念,背井家乡。在春节来临之际,哪怕路途再遥远,再艰险,也要回家。有句俗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是温馨的港湾,哪怕外面的世界再怎么繁华似锦,车来人往,高楼林立,也比不过家门口一条宁静的小河,一座古朴的小桥。

以前,每当过年时,看着一群群汉子携家带口,带着大包小包,挤在人头攒动的车站,甚至为了求得一张回家的车票,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彻夜排队,真的感到很幸运。至少自己没有在外打拼,没有远离家乡和亲人,没有感受漂泊的艰辛和孤独。有时候也对他们非要在这个时候加入迁移大军感到难以理解。

在我出发远赴非洲前,曾发出豪言壮语:只要心有梦想,他乡亦是故乡。年轻时,曾立志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仿佛只有远离家乡,远离父母,才显示自己的独立特行。然而一旦有了自己的家,自己也身为父母时,看着父母的头发渐渐变白,看着他们的身影渐渐苍老,看着孩子渐渐长大成人,慢慢体会到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的道理,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回家,是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当我身处远隔万里之外的他乡,举目四望,尽是荒芜破败。虽然这里是国之重地首都,就城市建设而言,宁波的一个乡镇都可以甩出他好几条街呢。全城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到处坑坑洼洼,难得看到几幢被厚厚尘土覆盖的大楼,仿似灰头土脸的流浪汉默默无神地站在路边,整个城市到处尘土飞扬,看不到一丝丝的生机。我们这些医疗队员上班下班就在驻地的院子里,经常可以看到院子围栏外马路上咆哮而过的皮卡车,车上站满了身着迷彩服的士兵,有挎冲锋枪的,有扛火箭筒的,有腰别手雷的,有挂满了子弹夹的,还有全副武装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车辆在来回巡逻。这个城市看似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汹涌,说不准哪天会发生骚乱和枪战。我们每天只能在院子里转圈,看着围栏四角的天空发呆。看着手机日历里春节的脚步声越来越临近,看着朋友圈发的各种各样节日准备,看着电视上国内的新闻报道,慢慢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在这个时候踏上归途,哪怕山高路远舟车劳顿。回家,只为那在门口默默守望的父母,只为那翘首以盼漫长等待中的孩子,只为那终日操劳且又倾情一生默默奉献的另一半。

记得小时候,总是企盼着过年。因为每到过年,就有很多的零食吃,有新衣服穿,还有各种娱乐活动,如走马灯、盘龙灯,唱走书、演越剧。这一切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农村孩子来说,是最开心的时候。就好像我刚来这里没几天,元旦那天下午在我们的驻地小院里狂野强劲音乐声响起时,周边的小孩闻声蜂拥而至,有光脚的,赤膊的,有仅穿着一条裤衩的,大家一起随着音乐节奏声身摇手摆、尽情舞动,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随着年龄的增大,物质生活逐渐改善,文化娱乐活动日益丰富,加上网络的普及,年味越来越淡。但是如果真的孤身一人远离家乡,那种孤单感,那份萦绕心里淡淡的忧伤,像是无形的阴影笼罩在头顶,让人挥之不去。回家,本是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事,却成了一种奢望。当你打开电视看到中文频道,无论新闻还是娱乐节目,甚至是广告,无不与过年息息相关。在这些日子里,还有比回家过年更重要的事情吗?各级公安、消防、运管等部门为了让百姓过个平和吉祥欢庆的春节,加班加点不遗余力到处在部署巡视,也真是辛苦了他们。还有许许多多坚守在自己岗位上的各行各业的兄弟姐妹们,不是他们不想回家,而实在是身不由己。

家,对像我这样一个中年油腻大叔来说,不仅仅是种牵挂,是份荣耀,更是动力源源不断的加油站。

回家的人很辛苦,回家的人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