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鄞州区域半小时交通圈形成
1978年:乡镇每日最多两个班线进城,边远乡镇一个来回需6小时
2018年:村村通公交,地铁+公交无缝衔接,半小时交通圈全覆盖
清晨6时,线路班长高金国坐在宁波东方巴士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第三分部茅山场站的调度室里,看着一辆辆公交车从这里开往四面八方,不到一个小时,偌大的停车场内,80多辆公交车已全部发出。
“短的线路单程时间不到半小时,10分钟后,就该陆续返场了。”高金国说,40年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从一个乡镇始发的公交车数量可以达到这样的规模。
班线少,路况差
公交出行不方便
高金国是土生土长的姜山人,改革开放初期,他刚走出校门,尽管姜山距市区不到20公里,但进城办事很不方便。大多数人出行基本靠走路。当时鄞县境内干线公路少,215省道、329国道都是石子路,天童路没有通到现在的鄞南片区,通往姜山的只有砂石铺就的宁姜线。
鄞州水系发达,老百姓出行还可依靠水路。姜山镇上就有10多个渡船埠头,“可渡船慢得很,单程得3个小时,而且一个点一天就一班船,错过就没有了。”高金国说,也有通到宁波的公路客运班线,一天一班,车票得前一天晚上托人预订。“当天排队购买,肯定是没有好位子的。”后来,班线起点迁到了人民路,又增加了一条班线,但还是难以满足群众的出行需要。
“姜山、钟公庙、邱隘等近郊乡镇还好,距离市中心近。”高金国说,边远的瞻岐、咸祥等镇,交通更为不便。村民逢年过节走亲戚,赶早坐车、渡船加步行,能赶上午饭就不错了。
资料显示,截至1985年,鄞县境内公路仅有81条,总里程不过684.43公里。主要的骨干公路如宁姜线、329国道邱隘至北仑段,215省道等公路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得以升级改建。
路面硬化,班车提速
中巴班线大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初进行了营运体制改革,城乡班线营运允许民间资金参与,迎来了中巴客运发展的春天。
上世纪80年代末至上世纪90年代初,215省道、天童南路相继改造提升,完成路面硬化,为班车提速、加密提供了基础条件。截至2000年底,当时的鄞县区域内已形成了由杭甬高速公路、沿海大通道组成的“T”字型高速公路骨架,329国道、34省道、59省道、71省道为放射性干线,纵横交错的县乡道路则与干支道路互相补充,犹如毛细血管深入村镇,初步构成了公路网络,区域内公路网总里程达到941.56公里。
“中巴班线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鼎盛时期仅姜山片区就有80多辆中巴车,班线开行密度达到了5到10分钟一班。”高金国说。线路虽然是限定的,但是沿途不设站点,实行即招即停,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
“票价也从三角五分提高到了二元五角,利润丰厚。”1997年,高金国在单位开小车,他看准了中巴车市场商机,淘来一辆二手中巴车,连带营运证共计26万元,这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了。“收益相当可观,一天5个来回,一周纯利1200元,一年下来就是10余万元的收益。”高金国笑着说,当时宁波中心城区的房价不过每平方米千元。
公交发展日新月异
半小时交通圈全覆盖
1999年12月16日,鄞县大道建成通车,这在鄞州路网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农村联网公路建设里程达到243.5公里,鄞州“七横十二纵”公路网络基本建成,通过大规模的新建、改建、重建,公路等级不断提升,大大改变了之前路况差、行路难的格局。
市城乡公交有限公司投入大客车16辆,开通了甬港新村经鄞县大道至横街镇的108路公交车,单程票价每人2元,这是鄞州真正意义上的首条公交车线路,自此,鄞州百姓出行的公交时代开启。
10年间,公交发展日新月异。2004年,中巴车公交化改造启动,全区374辆中巴车被淘汰后,投放新型公交车381辆,新开通公交线路46条。2004年,宁波东方巴士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成立,高金国的中巴车被统一收购,他进入东方巴士公司,成了公交车驾驶员,后被调整至管理岗位。
2007年底,鄞州境内形成了市公交、城乡公交、东方巴士和公运公交4家公交企业鼎立的局面,共开通各类公交线路124条,其中市公交总公司56条、城乡公交公司18条、东方巴士公司44条、公运公交公司6条,线路总长度2510.75公里,投入公交营运车1246辆,设公交停靠站932个,基本实现全区村村通公交。
2001年至2018年,17年来,全区路网建设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目前,全区有7条高速过境,总里程达到143.5公里,有高速互通设施18个。同时,鄞州区内有国道1条、省道3条、县道52条。另外,随着象山湾疏港高速昆亭至塘溪段建设推进、鄞城大道建设进入关键节点、215省道完成全线改建、宝瞻公路复线建设提上日程……又一批骨干路网将新增、升级,未来鄞州境内将形成以10条高速、2条国道、5条省道为骨架的对外通道网络,一批“快速通道”正在悄然形成。“十三五”期间,将有6条轨道交通线路过境鄞州,常规公交车总规模达2134辆,公交线路总长度达4888公里,建成“六纵四横”公交专用道路网,保障公交运营提速提效。
“以前我们姜山人还为家门口有个高速口而沾沾自喜,现在不稀奇了。等到象山湾疏港高速建成,鄞州每个镇都将实现高速口全覆盖。”高金国说,市民区内出行,自驾半个小时到达,已经不是梦想。
2015年,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开通,将邱隘、五乡的市民带入了15分钟城市交通圈。“从宝幢出发,去天一广场要不了15分钟,哪怕去江北、海曙,半个小时也没问题。”高金国说,便捷高效的出行环境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也为地方经济、品质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明年,姜山片区公交线网又将启动新一轮调整,因为轨道交通3号线将在明年底开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