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程序 加服务 乘效率 文广窗口深解“最多跑一次”三道数学题
“这次我算真正体会了一把鄞州速度!”近日,鄞州反斗星娱乐有限公司唐先生终于赶在7月28日东部新城银泰城开业的当天拿到了《娱乐经营许可证》,他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为鄞州文广局、鄞州行政服务中心的服务点赞。唐先生申办的游艺厅位于东部新城银泰城 楼,为了赶上广场整体开业的日期,唐先生紧赶慢赶申报审批手续:“我们公司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分公司,以前也知道开办游艺厅手续多、费时长,按以前的经验肯定是要赶不上广场的集体开业了,这对我们以后的经营肯定会有影响。没想到这次在鄞州,从第一次电话咨询,到最后领取许可证,我才跑了一趟,申请资料都是在网上传送的,方便快捷,终于是赶上了!”这其中的变化正是得益于鄞州文广局响应“最多跑一次”改革,从“减程序、加服务、乘效率”三方面入手,深解审批改革的三道数学题,将“惠民、便民”的工作宗旨落到实处。
做好程序“减法”,使群众解脱“折返跑”。
以往的审批程序都有一套固定的办事流程,要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就要突破原有的繁琐的流程,为此,鄞州文广局对94件办理事项的工作流程作了重新设计,从企业和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对程序的巧妙设计和合并服务,实现了对以往工作流程的重塑再造,既符合相关法规,又让群众摆脱“折返跑”之苦。
文广局工作人员介绍道:“以网吧为例,按照一般流程,申请人在文广窗口初审和复审申报往返4次,加上工商、公安、消防和卫生申报8次,总共至少12次‘折返跑’。重新设计审批流程后,我们将申报材料现场报送改为网上传递审核,原件由工作人员现场踏勘时带回,申请人还可以申请部门联审联批,合并部门审批‘同类项’,最后证照由快递送达。”从跑12次减至1次甚至零次,程序上的“减法”带给企业和群众的是实实在在的便捷和实惠。
做好服务“加法”,使群众感觉到温馨的“及时雨”。
鄞州区的印刷企业数量较大,其中将生意作出国门,承接来自境外的印刷订单的也不在少数,以前出口境外印刷品的备案必须要到行政服务中心现场办理,有些企业在瞻岐、咸祥等地,来回一趟一天就没了。今年以来,鄞州区文广局对出口境外印刷品备案事项开通了网上审批通道,从材料预审、提交到审核、发证都可以在网上操作。
“我们公司的境外印刷业务量大,以前我每个月都得来行政服务中心几次。现在不需要上门,全程网上操作,备案之后自主打印就可以去海关报关,确实是方便了许多。”在某外贸公司上班的谢小姐感叹道。据悉,自开通网上审批服务以来,仅出口境外印刷品备案一项,1至6月,网上办件量就已达到了172件。
除了网上审批,今年以来鄞州文广局还推出了八大特色服务项目,包括模拟审批、图示指南、容缺审批、分类审批、并联审批、预约审批、风险警示和快递送达。有关工作人员介绍道,“这些服务各有针对,贯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全过程。像模拟审批就是针对有些申请人不熟悉审批流程和要求,通过网上操练掌握要领以后,到窗口就可以熟门熟路,一站即办,再像容缺审批,就是针对申请材料中非关键性的疏漏或迟缓,允许申请人先通过后补上,不需要心急火燎。这些服务项目的设置,都是根据我们长期的工作经验得出的,真真切切是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做好效率“乘法”,让群众获得改革的“红利”。
“最多跑一次”是政府对社会的一个公开承诺,让企业和群众少跑的同时,还要让政府自身跑起来,变群众急为政府急,提高审批效率。为此,鄞州文广局推出了“分类审批+公开承诺”的改革套餐:一是采用分类审批,简单事项随到随办;相对复杂事项,网上模拟、窗口即办;复杂事项,提前介入,上门服务。二是办理期限公开承诺,在上述缩减流程、增加服务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将原来的办结期限再次缩减,提出“125”服务承诺,即原则上材料审核不超过1天,内部流转不超过2天,现场勘察不超过5天。
“今年,我们对常见的29项审批事项进行了重新梳理,按照分类审批的标准,其中22项实现了窗口即时办结,还有7项较复杂事项,我们也推行了“网络+上门”的服务模式。对于海港城、银泰城等文化审批项目相对集中的综合体,通过网上预审材料、现场上门办公,变脚步跑为数据跑,变企业跑为政府跑,审批效率及便民体验都实现了显著的提升。”文广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
对社会的承诺,也是对审批工作的严要求,鄞州区文广局以做数学题的方法,破解改革难题,切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放出活水,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