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新起点新征程再掀“浙商回归”新浪潮

发布日期:2017-12-06 00:0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投资促进中心

  浙商是区域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力量,今年来,该区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立足“建设都市核心区,打造品质新鄞州”,吹响“全域招引、全员招引”的冲锋号,奏响“亲商、安商”的最强音,以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高标准落实,全面开启浙商回归新征程。前三季度再掀新浪潮,全区共引进浙商回归项目51个,实际到位资金109.11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一,完成全年任务的121.23%,相比全市平均完成率超过近20个百分点。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高起点谋划,以最准的定位描绘回归路。在目标导向上,以“招大引强”为突破口,全年力争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家、中国500强企业2家,投资30亿元、10亿元和1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各1家、5家、20家,全力实现浙商回归实到资金“破百”,通过提质增效来巩固浙商回归工作的“领先领跑”地位。在组织保障上,与各镇街、园区管委会签订浙商回归《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由领导小组牵头,职能部门统筹、相关部门配合、各街道为主体的工作体系。在资源统筹上,重新梳理产业布局,细化区块功能定位,编制浙商回乡投资地图、推介册、宣传片,面向浙商开放全区楼宇资源,出台《共享体制的实施意见》,按照“谁引进、谁得益”的原则,对新落户项目经由招商部门确认后,其实现的统计数据和财政收益等,由引进方和落地方按60%、40%的比例共享,有效调动各方工作积极性,加速回归。

  二是高质量推进,以最强的主动性凝聚回归力。主动“走出去”,利用“两会一坛”、宁波周、世界浙商大会等节会活动,组建小分队到香港及国内重点城市进行集中推介,紧盯品牌美誉度高、技术实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的浙商领军企业,组织高层开展考察交流。建立专人负责一个地区、绑定一个行业领域、紧盯一位浙商的点对点精准化联络模式,进行目标招引。今年,昆仑信托、圣龙汽车等7个重大产业项目落户,新希望古村田园综合体、K11购物艺术中心等多个浙商回归项目在重大节会上签约。主动“请进来”,坚持情感联络“三不忘”原则,对已落户和在外的浙商、甬商、鄞商,做到重大节庆不忘慰问,重大活动不忘邀请,重大成绩不忘表彰,不断营造浓浓的乡情氛围。今年2月,浙商企业代表杉杉集团荣获了区年度经济工作先进企业“大力神鼎奖”,美康生物科技获得“大力鼎奖”。主动“挖潜力”,克服土地等要素资源紧缺的矛盾,推动回归资金多样化发展,引导企业以增资、扩股、上市等方式挖潜升级,实现“增资不增地”的积极效应。今年,昆仑信托项目追加注册资本金72.27亿元,成为我市第一家注册资本金超百亿的金融机构;此外,日月重工募集资金5.88亿元,圣龙汽车公开募股2.26亿元,用于投资先进制造业项目。截至9月底,浙商回归项目中资本类项目共9个,实际引资达85.21亿元。

  三是高标准落实,以最优的服务加速回归行。实现联络全覆盖,发挥区内企业资源多、企业家在商界信息广的优势,主动慰问、走访,排摸本地企业发展需求、在外鄞商、甬商发展状况以及企业家朋友圈的浙商信息资源,收集3281条在外浙商、甬商、知名人士等人脉资源信息纳入浙商大数据库,全区25位招商联络员以属地为原则成为其乡情联络专员。实现落地加速度,对区内已签约或开工的重点浙商回归项目开展攻坚推进,银泰城、东泓科技等4个重大项目纳入省级“5213行动计划”。以浙商创业创新推介库和项目盯引库为抓手,做好在谈项目谋划盯引工作,由中芯国际牵头的宁波微电子创新产业园即将开园,中芯国际创新设计服务中心项目正式落户。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事项实行“零上门”备案服务,不断充实“浙商投资绿色通道”、“重大项目代办”等服务制度。实现督查严奖惩,区委区政府专门出台《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实施意见》,每季度对浙商回归工作推进情况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并以红绿灯警示等形式发布,排名倒数后三位的单位实行区领导约谈,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分设政府招商与机构招商“双线激励”机制,进一步巩固新鄞州“宁波市外商投资环境优秀区域”的示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