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关于“提升城市品质展现鄞州魅力”中心城区暨美丽县城品质提升专项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鄞政发〔2015〕129号) |
发布日期: 2017-11-17 信息来源: 区政府办 信息来源: |
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建设,全面提升城乡品质建设水平,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提升城乡品质 建设美丽宁波”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甬政发〔2015〕106号)文件精神,经区政府同意,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省、市相继作出了一系列加强生态文明和美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刻领会、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回应人民群众对良好人居环境的期待,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优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在新常态下再造发展新优势,已成为下一阶段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鄞州区作为宁波市城市发展的重要区域,2002年撤县设区拉开了城市化的序幕,通过实施“新鄞州工程”、“三大行动纲领”、“质量新鄞州建设”等战略,联动推进城市建设和城乡统筹,实现了城区核心形成、南部新城崛起、城乡率先融合的“三级跳”。城市环境品质决定未来发展的竞争力,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美丽宁波”专项行动,不仅有利于增强鄞州区的城市聚集效应和综合竞争力,也有利于促进鄞州区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再创新业绩。 二、现实基础 鄞州区历来高度重视城市环境品质,在新城区建设之初,就确定了精致精美、宜居宜业这一总体定位,充分借鉴国际国内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提出了“一心、二轴、三环、四廊、三十六个结点”的生态城市空间布局,将城市水系、绿地与商贸、生态休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绿在城中、城在绿中”的空间格局。 近年来,鄞州区按照省市“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专项行动要求,持续加快推进重点功能区块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开展了断头路打通、主干道环境综合整治、美丽镇村建设等工作,在加快城市环境品质提升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与先进地区、兄弟市区相比,鄞州区城市环境品质建设中还存在多方面问题:一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但总体竞争力还有提升空间;二是城市外在形象认可度较高,但历史文化保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突显;三是城市公共空间和建设细节不够精致,绿道和步行道缺乏系统连续性;四是城市环境有了较大程度改善,但空气质量、水环境仍需进一步提升;五是城市功能逐步健全,但城市基础服务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建设“两富”、“两美”浙江的要求,深入实施市委“六个加快”战略、“双驱动四治理”决策部署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按照系统谋划、有序推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基本原则,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近期以城市品质的外在物化环境为重点,以城市设计的区域、路径、地标、节点、界面五要素为抓手,加快推动鄞州城市环境品质提升,通过三年专项行动的有效推进实施,实现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品质、特色景观、生态环境的全面提升。 四、总体目标 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和着力点,以建设人本之城、幸福之城为愿景目标,以一流的城市景观环境为发展依托,以一流的民生保障设施为基础支撑,以一流的城市功能品质为主攻方向,系统提升、多维联动、重点突破,集中智力、人力、物力、财力,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近期通过三年时间(至2017年),实现城市功能品质大幅提升、景观形象明显改善、交通拥堵有效缓解、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城市生活环境更加舒适怡人,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路更畅、城更美、市民生活更幸福,远期(至2020年)进一步彰显鄞州人文、生态、精致、宜居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把鄞州区建设成为生态优良、环境优质、形象优秀、品质优越的“美丽鄞州”。 五、工作思路 以“抓重点、理系统、亮特色、见成效”为总体思路,科学谋划、统筹兼顾、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加快推进鄞州区城市品质提升各项工作。 抓重点,就是要强调有限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强调远近结合、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序,全力促进重点工程、重点区块、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确保各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理系统,就是要对事关鄞州城市品质提升的众多项目进行统筹谋划,强化各类工程、区块、项目的关联性和互动性,串点成链、连线成片、点面结合,最大化发挥各项行动的整合效应。 亮特色,就是要凸现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全力加快推进各项重点工程精品化、重点区块精致化、重点项目精细化建设,达到城市形象面貌焕然一新、环境品质明显改善、民生设施优质齐全、基础设施保障有力。 见成效,就是要加快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各专项行动、工程和项目的实施,注重质量,讲求实效,切实做到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确保早出形象、早见成效。 六、主要任务 城市环境品质是反映城市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文化的统一体,包括城市可感知的物化环境和可感知的文化环境两个方面。城市要达到外塑形象、内炼品质的发展要求,需要结合资源禀赋,凸显城市特色,展现鄞州文化和特色形象。鄞州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山水资源丰富、经济社会繁荣,城市品质提升要以“打造城市经济新高地、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为统领,以现代性、时代性、地域性为精神文化内涵,充分发挥特色资源要素,大力实施核心景观、形象品质、文化特色、城市交通、民生服务、生态环境六大提升行动,展现鄞州城市的独特魅力。 (一)核心景观提升行动 加快中心城区重点区块功能完善,加快三江六岸拓展提升,打造宁波城市中特色鲜明、品质优越、管理有序的示范区域,成为展现鄞州城市形象和魅力的窗口。 1.重点区块功能完善工程 加快推进“十大功能区块”的重点项目建设,以点连线,涵盖片区,凸显宁波南部新城靓丽城市新貌,展现鄞州魅力。 2.三江六岸系统提升工程 按照宁波市三江六岸开发建设的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滨江道路及绿化带建设和重要节点、特色区块拓展以及岸线整治,将其打造成为独具江南特色、展示鄞州城市形象的滨水公共空间和城市活力功能带。 (二)形象品质提升行动 加快推进城市形象品质与景观风貌系统提升,重点开展公园绿地建设提升、城市门户节点提升、塘河绿带贯通整治、道路景观综合整治、夜景照明系统升级等工程,全面促进城市绿化、美化、景化、洁化、亮化。 1.公园绿地建设提升工程 加快推进城市公园与大型公共绿地建设,大幅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提高人均绿地面积,均衡绿地布局,惠及市民生活,促进城市绿化美化。 2.塘河绿带贯通整治工程 重点推进塘河沿岸绿带整治、绿道建设、夜景照明等建设项目,串接自然生态景观、历史人文景观和休闲服务设施,突出水乡韵味、鄞州特色,形成市民体验慢生活的重要休闲空间。 3.城市门户节点提升工程 按照“诗话江南、彩化宁波”的理念,推进城市门户区和高速出入口景观提升,打造一年常绿、四季有花、个性鲜明的城市门户特色,营造令人眼前一亮的“第一印象”。 4.道路景观综合整治工程 加快推进重要骨干道路景观综合整治,构建富有鄞州特色的城市形象标识系统、交通诱导系统,整治沿线绿化景观、建筑立面、户外广告,实施街容美化靓化,提升城市对外形象。 5.夜景照明系统升级工程 重点推进政府职能带、南部商务区、万达广场商务圈等区域夜景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动感美感兼具的现代都市夜景,不断提高城市照明建设品质,形成注重节能、富有特色的城市公共照明体系。 (三)文化特色提升行动 本着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基本原则,对历史文化村镇、街区进行整体保护与修复,重点推进鄞江古镇保护开发,鼓励各类博物馆建设,彰显鄞州历史文化底蕴,体现地方文化特色。 (四)城市交通提升行动 加快完善城市道路网络,推进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试点,推进慢行系统建设,改善交通枢纽节点环境品质,形成处处都有景、处处显特色的交通环境,实现“行在鄞州”和“游在鄞州”的有机结合。 1.城市道路网络完善工程 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加快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路、重大桥梁建设,形成完善的城市交通网络系统,继续推行“公交优先”战略,加快公交专用道建设,倡导绿色出行。 2.轨道站点综合建设工程 开展轨道交通三号线永泰公园站点地下空间开发,综合整治轨道交通一、二号线重要站点周边环境,推进有轨电车试验线建设。 3.慢行系统综合建设工程 优化慢行交通环境设计,结合水系休闲绿带,建设具有综合功能的慢行体系;加快建设城市慢行道路系统以及公共自行车、过街天街(通道)等城市慢行系统综合设施建设,打造环境优美、舒适便捷的慢生活交通环境。 (五)民生服务提升行动 重点推进民生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和品质城市管理提升工程,提升民生服务水平,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加快建设宜居鄞州、幸福鄞州。 1.民生服务设施提升工程 加快推进棚户区、老旧住宅小区整治,完善生活服务社会设施配套,建设一批学校、菜场和医院,进行污水管网改建,实施架空线落地工程。 2.品质城市管理提升工程 加快推进智慧城管、市容管理、停车管理、物业管理等工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六)生态环境提升行动 重点推进大气环境治理提升、水体环境治理提升、防洪防涝安全保障等三大工程,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筑牢城市生态安全底线。 1.大气环境质量提升 加大中心城区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对各类污染物、污染源的治理,强化建筑工地、拆迁工地扬尘及渣土运输等监管,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2.水体环境质量提升工程 加强中心城区河网水系水体污染监测,建立城区内河定期疏浚机制,系统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有效改善水体环境质量。 3.防洪防涝安全保障工程 以建设海绵城市为目标,以“五水共治”为抓手,加快堤防加固工程、沿江闸泵工程等建设,解决主干河道、低洼地段、重要节点的防洪排涝问题。 七、政策机制和保障措施 (一)建立完善组织领导机制。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监督中心城区品质提升的重大工作。将中心城区品质提升主要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有机衔接。建立全市“提升城乡品质建设美丽宁波”专项行动汇报例会制度,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公众听证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完善民主决策、综合决策机制。 (二)建立完善统筹评价机制。按照分阶段推进要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各镇乡(街道)、部门必须按照行动计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实施细则,严格组织实施。要尽快制定各项工作具体推进方案,特别是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实施专项整治,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着力解决影响中心城品质提升的突出问题。制定中心城品质提升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办法,实施阶段性目标考核和年度工作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镇乡(街道)、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建立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围绕中心城品质提升的重点任务,进一步整合财政资金,合理配置政府各项资源,盘活存量、整合增量,加大投入,提高绩效。积极争取国家棚户区改造、地下空间开发等各种政策支持。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强与金融单位的合作,拓宽投融资渠道,利用融资租赁、PPP等形式,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吸引更多资金参与中心城品质提升项目建设。 (四)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城市管理工作协调机构,健全责权利相统一的城市管理部门,探索构建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的“大城管”格局。加强城市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城市管理综合协调机制,完善城管执法体制,健全网格化管理模式。充分运用“三改一拆” 和“五水共治”等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城市综合治理经验。加强城市管理力量,提高管理和执法人员素质,认真解决城区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研究社区物业管理“收费难,管理难”问题,创新城市和社区管理新模式,整体提升物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五)建立完善社会联动机制。坚持社会联动,各镇乡(街道)、部门在全力推进专项行动过程中,注重典型培育和示范引领,充分利用互联网、报刊、电视、广播等多媒体立体宣传网络,加强宣传引导,营造人人参与品质提升的良好氛围,使“提升城市品质展现鄞州魅力”成为全区上下的共同责任、共同行动。 附件:鄞州区“提升城市品质 展现鄞州魅力”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 2015年12月11日 附件 鄞州区“提升城市品质 展现鄞州魅力”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组 长:陈国军 副 组 长:沈 权 蒋明良 茅剑辉 梅益进 成 员:沃勇特 区政府办 钱 磊 区政府办 陆利中 区政府办 毛孟军 区委组织部 陈琪树 区委宣传部 钱孝平 区农办 钱春芳 区发改局 陈 冈 区公安分局 钱 芳 区财政局 张瑞良 区住建局 傅纪德 区城管局 王 煦 区交通运输局 周 君 区环保局 杨奇伦 区经信局 谢赛定 区水利局 杨国财 区农林局 蔡建泓 区文广新闻出版局 钱范杰 南部商务区管委会 陈福定 长丰开发建设指挥部 李建东 区征管办 俞小群 区客运中心综管办 张纪原 区城投公司 余国祥 区规划分局 褚爱国 区国土分局 杨安妮 瞻岐镇 汤宏斌 咸祥镇 周宏杉 塘溪镇 童红琴 东吴镇 戴志君 五乡镇 谢登峰 邱隘镇 郁柏其 下应街道 周 高 潘火街道 陆俊杰 中河街道 陈建恩 云龙镇 李仲岐 横溪镇 张 宾 姜山镇 王孝嗣 钟公庙街道 史新跃 首南街道 郑冠勉 高桥镇 陈 光 横街镇 俞鹏宏 集士港镇 周小波 古林镇 李 高 石碶街道 戚燕枫 洞桥镇 陈晓虎 鄞江镇 曹 磊 龙观乡 宋文夫 章水镇 中心城区暨美丽县城品质提升办公室设在区住建局,张瑞良兼任办公室主任。如有人事变动和工作调整,领导小组组成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和该项工作需要自行调整,不再另行发文。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