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成就 见证初心 健康梦想 蓬勃力量——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度跻身全国百强荣誉榜

发布日期:2017-11-10 09:3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卫计局

  在中国成都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论坛”会议上,“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强”考评揭晓,全省共有18家基层社区医疗机构上榜,这是继2016年获得首批“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次榜上有名,这也是中心第五次获得全国级殊荣。
  地处宁波城市向东发展核心区域的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所有历史、有故事的中心,是一所有文化、有精神的中心,是一所有温度、有爱心的中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为上、社区为家、诚信为民”的服务宗旨,不断向高品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迈进。
  一份责任
  有一份责任叫“健康守门人”,有一种白衣天使叫“家庭医生”。自2015年5月全市开始推行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中心按照“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模式,精心打造了10支由30个全科医生、8个妇幼保健医生、34个医生助理(护士、公卫医师)组成的全科医生团队与35个“医秘组合”,重磅推出以病人为核心的“555”工作模式,为社区居民的签约保驾护航。根据“人群分类、服务分层、循序渐进”的签约原则,中心通过对服务人群的科学分类,告别签约服务‘一刀切’模式,理念转变为“人人自由选择,可简可丰”,推出特色化、细致化、个性化的增值包。截至今年10月底,共签约13263名居民,户籍人口签约率19.33%,重点人群签约12249名,重点人群占签约总人数的76.00%。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签约率60.06%,0-6岁儿童签约率25.00%,孕产妇签约率91.04%,慢性病签约率71.55%。
  一份传承
  作为浙江省首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实践基地,中心注重把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中,设置了相对独立的集医疗、康复、保健于一体的中医特色诊疗区域。同时每月邀请上海名中医——海派朱氏妇科专家胡国华教授莅临中心指导、带教,成立海派朱氏妇科流派传承基地(宁波临床指导站),努力把中医妇科建设成为特色科室,定期邀请市级名中医张志军等坐诊中医专科并带教,开设“睡眠障碍”、“腰腿痛”、“哮喘”等特色专科,推出深受居民喜爱的“冬病夏治”三伏贴、“冬季膏方节”等中医服务活动,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的中医医疗服务。并积极利用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舌像分析等仪器,为社区居民开展中医药保健与健康指导服务。
  一个平台
  中心与医联体共建单位李惠利医院、鄞州人民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导师带教、专家坐诊等合作关系,并安装有市级双向转诊系统、综合医院自助挂号机及一体机,医生可以直接在诊间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转诊服务,为社区居民打造一条绿色的转诊通道。站在“互联网 医疗”的制高点,中心创新化地为签约居民提供“定制式”健康服务,目前共建成7个云诊室(包括6个站点),通过云诊室,可连接宁波市、北京、上海等地的300余家大医院,社区居民可精准择选名医开展远程视频会诊。同时,中心为每位家庭医生配备了智能手机,融合慢病护理门诊的力量,为有必要的患者提供远程血压仪等居家远程健康监测设备,可随时通过掌上云医院动态、实时地掌握签约居民的健康状况。且已实现电子处方网上流转、药品线下配送。辖区居民可利用“云医院”及“掌上云医院”系统平台,按需获取相关保健、预防、诊疗等服务。
  一份守护
  当我们在阳光下嬉戏打闹,他们可能只能在轮椅上无助地羡慕;当我们触摸大自然的莺飞草长,他们可能只能在室内无助地张望……折翼的天使,他们祈盼飞翔,期盼拥有美好的一切。无论是出生高危的孩童,或是欠佳的精神患者,抑或是终卧床头的老人,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初心不渝,一直、一直守护着您。
  (一)托起祖国明日太阳,打造儿童康复特色模式。
  中心于2014年10月率先成立了宁波市首家“儿童康复社区基地”,为残疾儿童提供医院-社区-家庭链式的康复模式。基地依托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省儿童医院的专家资源,定期邀请专家坐诊,立足鄞州,辐射宁波全大市,为残疾儿童及家属带来康复希望和福音。基地设有康复评估室、运动治疗室等多个功能科室,配备体外反搏治疗床、智能功率车等先进康复设备,为发育迟缓、脑性瘫痪等患儿提供中西医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同时开展了最新的婴儿早筛查技术——GMs(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可以在3月龄之前筛查出发育落后、脑性瘫痪,并判断出高危儿的预后,及时指导孩子的早期干预措施。目前,儿童康复基地已启动运行三年,已经接纳了500余名患儿进行长期的康复治疗,其中200余名儿童已恢复正常发育里程。目前,儿童康复二期工程已在运营中,增加了蜡疗、多感官系统等。
  (二)关爱社区折翅天使,建立精神卫生社区门诊。
  在区卫计局的协调部署下,自2015年3月起,中心与市康宁医院建立医疗共建单位,增设精神科门诊点,增加明楼中心为市康宁医院执业地点。精神卫生门诊始终秉承着“一位切了精神病人的健康”的初衷,贯彻着“专人、专线、专柜、专访”的服务理念:市康宁医院选派4名固定中高级职称的精神专科医生分别于每周五下午轮流到中心门诊点坐诊;中心指定专业人员负责挂号收费、精神卫生药品的保管及发放;市康宁医院与中心设立医保专网信息专线对接;设置专门的精神药物专柜,精神卫生门诊的药品均与市康宁医院保持同步,现已涵盖精神卫生药品72种,70%—80%均为市康宁医院的精神卫生专科用药;中心精防医生同步进行随访工作,实时录入精神病人的现状。精神病人可在中心精神卫生门诊享受社区一站式诊疗服务。
  (三)守护夕阳下的余晖,推行家院互融居家诊疗。
  本着“需求主导、保障重点”的原则,在老人、残疾人自愿接受服务的基础上,中心对85岁以上高龄老人及残疾人推行“家院互融健康直通车”养老及残疾人照护服务,亦即“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的服务包括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家庭巡诊、个性化医疗康复服务等内容。截至目前,纳入家院互融服务的老人共有178名,纳入残疾人照护服务共54人。中心统一购买10辆电瓶车,专门用于出诊服务,只需一个电话,全科医生就能及时上门帮助行动不便老人或残疾人解决常规检查、配药、日常护理等问题,并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或残疾人提供家庭病床服务,同时辅以智能机器人“大白”的床边照护,全力打造一站式居家健康养老服务。
  荣誉留在过去,未来更加可期。社区卫生之路,任重而道远。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一直致力于打造管理精细化、服务规范化的“健康明楼、品质中心”,努力开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