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吃人参不如睡五更”,一语道出了睡眠的重要性。对于患者来说,睡眠好才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事实上,很多患者,特别是肿瘤术后带有PICC管的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的问题。为了避免影响PICC置管侧肢体静脉回流,患者睡觉时不能压迫该侧肢体,只能睡于另一侧,特别是乳腺癌患者,也不能压迫术侧肢体,两难之下,患者不得不辗转反侧,最后只能保持仰卧姿势睡眠 。但是PICC可能伴随其长达半年至一年的生活,长期的睡眠紊乱加重了原有的焦虑抑郁情绪,十分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病人觉得难受、痛苦,是护士经常碰到的事情。针对此类患者睡眠情况,鄞州三院PICC维护团队的成员们在知晓患者的困境后,便想着能为他们做点什么。该院护理部主任卓亚娟经常对护士说:“品质的秘诀在于爱,是爱让我们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去改变,去改善”。于是,该院PICC维护团队的护士们通过组织品管圈,头脑风暴,把碎片化的心得,通过交流、整合,最后设计出“一种PICC治疗病人的助眠枕”,并已申请了专利。
据了解,“助眠枕”源于卓亚娟的提议和PICC维护成员马宁的“孕期灵感”。在孕期,孕妇常有睡眠问题,马宁便将当时自己解决睡眠问题的方法与大家共享。于是,大家开始查找资料,翻阅文献。收集整理好资料后,通过一遍遍修改图纸,终于形成定稿。然而制作又出现问题,没有合适的裁缝,该怎么办呢?卓亚娟甚至跑到菜市场找寻裁缝。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供应室王佩君和红色力量姜山分队队员陈洁敏的帮助下,终于制作出了第一套助眠枕。终于看到初成品了,前来维护的患者更是在第一时间进行试用,一句“美滋滋的”不仅道出了患者对助眠枕认可,也让经过多番努力的PICC维护成员觉得心里“美滋滋”的。
此外,该团队还发明了一种可折叠搁板的PICC治疗床,并已投入使用。“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卓亚娟积极激发护理姐妹们的团队创新意识,为患者设身处地着想,为护理安全集思广益,这也进一步提高了鄞州三院护理安全水平,提升了护理创新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