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是第20届宁波服装服饰博览会的最后一天。走进1号馆内的雅戈尔展厅,一件价格昂贵的服装引起了市民围观。这件衣服市场价高达19.8万元。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用羊驼腮帮上的毛做原材料加工而成的,具有保暖、舒适等特点,属于顶极面料。雅戈尔推出的这款羊驼绒大衣不超过20件,为限量版。这件大衣是雅戈尔进军顶级高端成衣定制的一个缩影。 就在几天前,雅戈尔旗下的高端成衣和定制品牌MAYOR与5家欧洲面料供应商合作启动科技与创新战略。在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眼里,供给侧改革就是为顾客创造有效需求,让他们买到自己想要的产品。像雅戈尔这样的产业领域优势企业,就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寻找那些热衷赴境外购物的高端消费者。他表示,将投入100亿元加强新材料、新面料、新工艺、新品牌和新服务的创新,用5年时间再造一个雅戈尔。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鄞州服装业也悄然打响了一场供给侧改革战。 传统的服装生产,讲的是标准化、规范化,大批量生产,因而也容易造成高库存。 这也可以从服博会6号直销馆得到佐证。包括宁波本土品牌在内的众多服装企业,竞相降价去库存。“不能实现脱胎换骨式地去产能,会让我们过得了今天,仍然过不了明天。”我区一家服装企业负责人说。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第二届男装高峰论坛上,中国服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东华大学教授闻力生表示,现在经济下滑,出现了供需不匹配、不对称,迫切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做到供需对应、供需匹配。“对服装企业来说,必须按照需方要求来生产,也就是个性订制和批量订制生产的模式。” 这方面,鄞州企业已在积极尝试。本届服博会上,新品牌、新产品正层出不穷。 在宁波分水碶创意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单国英看来,服装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就是产品的高端化、品牌化。今年年初,企业联手2011年度“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十大设计名师”施杰,推出了“分水碶”女装品牌,在服博会上吸引了众多成熟女性的眼球,也接到不少订单;宁波千耀服饰有限公司推出一款“防丢服”,在衣服夹层装入一个芯片,儿童、老年痴呆症患者等人群穿上这种衣服,监护人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了解他们所处的位置,目前已经在部分学校使用;宁波博泰纺织有限公司看中全面两孩放开的商机,推出了一款10件套的新生儿“蜡烛包”套装。总经理应菊翠说,他们采用自主研发的千层棉花制造工艺,将薄如蝉翼的层层棉絮织成内胆,摸上去如丝绒一般轻柔温暖。 更多的鄞州企业展开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步伐,诸如对整个供应链体系进行完善,尝试更深入进入O2O,带给消费者线上线下更丰富的体验,为逆袭蓄足潜力。 “大众化会过时,取而代之的,将是个性定制。”宁波旦可韵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为满足消费者个性定制需求,他们开发“云定制”平台,正在把“互联网+服装定制”的梦想变成现实。该系统能实现从下单到整件服装制作全部通过计算机管理来实现,“生产周期从原本的15到20天,减少到1天,生产效率提升20%,人员减少30%。” 结合互联网及大数据应用,拇指衣橱(浙江)服装科技有限公司则开创了C2F(客户到工厂)的“极简模式”,并在南部商务区开设了首家体验店。消费者柔性化定制,工厂个性化生产,一人一版,一人一款。虽然公司成立才几个月,订单量已超过1万单。 供给侧改革注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这就意味着,服装企业需要以更高效率、更高品质的管理、流程创新,来赢得对接消费市场的能力。直面供给侧改革,鄞州服装企业没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