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塘溪镇上城小学——鄞州竹编

发布日期:2012-10-29 10:4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鄞州区非遗中心

  塘溪镇上城小学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鄞州竹编的传承基地。该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白岩山麓、梅溪溪畔,北倚东钱湖,南枕象山港。创建于1927年,距今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先后称“上城村私立长春小学”、 “上城初级小学”。1970年,村里建造新校舍10间,学校定为现名,当时有学生100多人,以后民办教师随之增加,附设过初中班,学生人数约200人。至1994年,上城及周围五个村落联合建造了占地2980平米,建筑面积约990平米的新教学楼。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校已形成了“做人做事 求真 求善”的校风,“严谨、务实、勤奋、创新”的教风和“勤学、守纪、活泼、主动”的学风。
  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张扬个性”的办学理念,以非遗产业——工艺竹编进课堂为突破口,注重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传授,注重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适用,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及迁移能力,自编校本课程,发展特色社团,在办学特色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自2009年6月起,该校把“乡土竹编文化”作为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成立“工艺竹编”学习小组。2011年3月朱海燕校长主编的校本教材《竹艺巧编》,使全校师生受到普及性的教育,同时又组建32人的竹艺巧编社团进行特长教学。学校还设有一间约50平米的竹编教室作为该项目的专用活动场地及作品陈列室。并聘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叶良康师傅在每周三下午指导教学,美术专职教师朱双阳老师配班助教并负责全面工作。2011年6月校本教材《竹艺巧编》荣获鄞州区第二批优秀校本课程一等奖;2012年4月校本教材《竹艺巧编》荣获宁波市第三批优秀校本课程。2012年11月竹艺巧编社团的学员参加鄞州区优秀社团展演获得一致好评。2012年12月校本教材《竹艺巧编》荣获浙江省非遗优秀校本课程(读本)一等奖。2013年3月由朱海燕校长主持的《基于乡土竹编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荣获鄞州区第十四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工艺竹编作为该校特色教育在区电视台的《银视报道》中作专题介绍,该校的多位制作小能手分别在区非遗重点项目展示会上进行现场编演,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曾有10多名学生作品在全国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大奖并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