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习俗——生育

发布日期: 2009-07-10 12:4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鄞州区人民政府

  避鱼  怀孕俗称“避鱼”,其闻腥作呕。嫁家闻知后送金团、肉鸡等食物。凡孕妇想吃勺食物,公婆设法采购,俗称“依耳朵”或“掩耳朵”。此俗今偶见。

  催生  孕妇临产,娘家人送“催生担”,有黄棉袄、黄夹衣、黄单衣、涎兜及包被、尿布等物和鸡蛋、红糖、长面、桂圆、核桃、黄鱼鲞等食物。催生衣物扎成包袱从窗口扔到床上,包袱朝向卜男女,如朝里朝下为男、朝外朝上为女。此俗五、六十年代农村盛行。今仍存。

  贺生  生育俗称“做生姆”、“做月里”、“做产”。婴儿出世即向亲友、四邻分送糖面,表云添丁之喜。娘家送贺生担,俗称“生姆羹”。有鸡、肉、鸡蛋、长面、红糖、河虾、鲫鱼等。亲乏送红糖、鸡蛋、长面或婴儿衣服等。现亲友多送童装、玩具等。婴儿须向别家讨吸第一口奶,称“开口奶”。女婴须吸产男婴产妇的母奶,反之亦然。吸奶前先喂黄连汤,称先苦后甜。将肥肉、状元糕、酒、鱼、糖等分别制汤,涂婴儿嘴,边念:“吃了肉,长得胖;吃了糕,长得高;吃了酒,福禄寿;吃了糖和鱼,往后生活甜蜜又富裕”。现生育多在医院,此俗不多见。

  做三朝  旧时婴儿生后第三天,在产房内摆羹饭,点香烛于米筛内,放12只“商量盏”、2碗“盖糖饭”,祭床公床婆,俗称“解魇”,又称“还落地福”;仪式毕,分商量盏送邻居孩子,以?求和睦相处,盖糖饭送久婚未育妇女吃,认为吃后能生育。吃盖糖饭的要回送麻油一碗,以示“有”孕。此俗今废。

  满月  婴儿出生满1月称“满月”,娘家送“满月担”,有鸡肉鱼等食物和老虎头鞋帽、抱裙、披风等衣物。姨母、姑母、舅母等以五色线编彩带挂婴儿项上,并赠饰物祝长命百岁。是日祭神祖,办盛宴请亲友,称“满月酒”、并向四邻送肉丝炒面。婴儿由福寿双全的老太抱着在堂前剃头,称“满月头”。酒宴后,亲友须反说“介难看”,意孩子越长越美.宾客告辞后,在婴儿鼻间点墨,由保姆(俗称“出窠娘”)撑纸伞抱外婆家或近邻串门,称“黑鼻头官望外婆”,外婆以饰物和银钱为见面礼。此俗今仍存,且满月酒近年来越办越盛,但礼仪较旧时简略。

  拿周  又称“试周”。婴儿1周岁时,在其面前陈百玩,任其拿取以测其性情爱好。外婆赠衣物,亲友送饰物银钱。主人办酒宴款待来客。

  吃鹅舌头  婴儿第一次开荤,须吃鹅舌头,寓意跌跤时会像鹅头一样昂起,以免受伤。此俗仍存。

  取名  婴儿取名,以“阿狗”、“阿猫”等贱之,认为贱生长寿。正式取名时先排八字,看在五行中缺什么,就在名字中补什么。如缺“金”就取带金字旁的字为名。小孩上学时请先生按宗祠排行取书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孩子取名多寓意理想,或与当时政治形势相关。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多喜取单名。

  割脚绷  婴儿满周岁仍不会行走时,就让其直立于门,用一绳横置脚下,用刀斩断,称割脚绷,意婴儿从此可走路了。此俗今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