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信息>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索引号 002969069/2025-127053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 发布机构 区科技局
生成日期 2025-06-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主题分类 科技 体裁分类 答复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鄞州区科技局关于区政协十七届四次会议第11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06-25 15:36 信息来源: 区科技局 信息来源: 区科技局

石耀隆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七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传统出口企业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区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针对您在提案中提出的意见建议,我局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现答复如下:

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区传统外贸出口型企业存在研发创新能力较弱、对外合作交流较少、竞争水平较低、品牌建设力不强等劣势,极大地制约了传统出口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我区锚定全面建成高水平创新型城区目标,持续围绕研发创新提能、协同联动提效、品牌建设提质、市场监管提效等方面多点发力,切实助力传统外贸出口型企业提升新质生产力。

一、聚力研发创新提能,加快塑造产品竞争新优势

一是推动创新主体扩量提质,激活企业创新动能。建立健全科技企业全流程全周期培育体系,引导企业向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发展,推动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聚焦“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苗子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队培育,针对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完善差异化的高企奖补政策,并在落实高企所得税、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同时,完善科技创新券、科技贷款贴息补助、风险池基金贷款等多项惠企政策,靶向提升政策激励效能、扩大政策覆盖面,推动创新主体扩量提质、激活企业创新动能。截至2024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34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3家。

二是推动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提高产品竞争力。深入开展研发“诊断+提升”行动,依托线上“研值在线”平台画像、线下专家团队诊断服务等方式,形成“一企一档”,精准全面地掌握分析企业研发管理及创新情况,针对性地推动政策应享尽享、整合配置创新资源、加速研发成果转化。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累计支出66.3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3%。在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规上企业研发后补助等政策的基础上,实施研发投入专项激励计划,精准覆盖研发投入高、技术先进性强的科技企业,近2年共500家企业获得补助,补助资金近8000万元,全力为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保驾护航。

二、聚力协同联动提效,加速完善互利共赢新生态

一是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推动《鄞州区优质产品推荐目录》常态化发布,定期召开本地优质产品推介对接会,支持企业采购优质产品,促进企业间的供需对接、交流互鉴。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交流,常态化组织开展“鄞企—高校双向行”、“技术转移高峰论坛”等系列活动,组织高水平的校企联动“双促双进、挖矿找宝”,加强前期精准对接、后期跟踪监测,以专场对接会和科技成果路演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抓手和重要渠道,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企业技术需求和高校技术成果的高质量精准对接。近几年,先后组织各类活动近40场,参加人员达1500多人次。

二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把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核心主体,构建“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破题”的科技成果转化组织机制,支持企业、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联合开展订单式定向研发转化;鼓励企业购买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在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突破“硬科技”瓶颈制约;广泛挖掘征集前瞻性科技成果,引领企业抢抓创新赛道、强化技术储备;支持链主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开展产业链共性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的“靶向攻关”和重大应用场景技术攻关。2024年至今,我区企业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各类科技合作,54个项目获得鄞州区科技合作项目资金补助,补助金额共计1300多万元;15个项目获得市区两级挑战赛项目立项,促成科技交流合作达3000多万元。

三、聚力品牌建设提质,加力培育质优誉美新产品

一是积极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积极推进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育工作,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发动并推荐 12 家市级以上政府质量奖企业加入省级企业首席质量官联盟。同时以各级政府质量奖、“品字标”企业为对象,建立起第一

批38 家企业首席质量官信息平台,并对其进行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率为100%。

二是持续加大品牌政策宣贯力度。组织辖区基层所对政府质量奖和“品字标”创牌进行普及宣传,扩大质量奖

“品字标”的知晓度,让企业全面认识政府质量奖、“品字标”,为后期培育、申报打下坚实基础。并通过政府部门发文、媒体、网络、微信QQ群交流、深入企业等形式点对点建立沟通机制,及时宣传上级方针和相关激励政策,便于企业及时了解信息,确定质量提升目标。

四、聚力市场监管提效,加压构筑公平开放新环境

一是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开展妨碍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问题专项治理,推进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竞争集中审查机制,梳理完善规范性文件体系,进一步清理规范存量文件,提升新出台文件的示范性、权威性、公正性,着力从源头上打破行政性垄断,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企业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有效避免恶性竞争。

二是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入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相关要求,通过联合执法、智能监管等多种方式,对企业生产流程、产品质量、销售渠道进行全流程监管,切实降低多头重复监管,贯彻落实“无事不扰”,促进监管提质增效,营造优良营商环境。

下一步我局将根据您的建议,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多元化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强市场监督管理等方面,推动传统外贸出口型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研发创新再提能

一是助推企业研发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全流程服务体系、优化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奖补政策、引导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资源向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壮大科技型企业梯队,以千亿(百亿)级产出为目标,优先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抢占行业创新制高点;扩大有研发投入企业队伍,在“小升规”培育计划及招商引资项目中加入企业创新能力指标考核,提升研发投入地位;鼓励企业立足发展需求,建设研发机构,设立企业工程中心、企业技术研究院。

二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新型工业化“521”工程建设、“3+8+2”标志性产业链群培育,依托“链长+链主+链创”机制,引导传统出口企业瞄准先进制造技术、新兴未来产业赛道,聚焦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方向,主动融入区域新质生产力培育大格局,提高研发创新能力、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扭转产业层次不高、市场前景较差、核心技术含量偏低等发展劣势。

二、发展多元化市场,推动协同联动再提效

一是鼓励开展国际交流。常态化发布鄞州区重点扶持的境内外展会目录,加大“一带一路”、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展会参展的比重,引导企业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培育和推选鄞州的优质企业参评省、市出口名牌,鼓励企业在国际市场以品质取胜。积极组织开展国际贸易洽谈、技术研讨、论坛沙龙等活动,助力鄞企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

二是助力企业开发国际新市场。不定期邀请中信保公司、各专业展览策划公司、各研究机构等单位为企业作专业分享、精准分析,利用数字化技术,分析目标市场的消费习惯、贸易环境、销售机会等关键信息,以便企业有针对性开发市场。依托区内“224X”产业集群、“3+8+2”标志性产业链群,不断巩固提升产品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使企业加快适应贸易战、关税战背景下变化莫测的国际市场,减少企业因市场单一所承受的供应链风险。

三、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品牌建设再提质

一是培育具有国际品牌效应的“链主”企业。借助“链长+链主+链创”机制,挖掘培育高技术、高成长、高价值的外贸“链主”企业,鼓励出口“链主”企业积极融入本土特色文化,打造具有亲和力、辨识度的驰名品牌,充分发挥“链主”在打响品牌美誉度、增强品牌国际市场影响力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链主”领航、“链创”赋能。

二是加大质量品牌建设。物色、考察、确定“种子选手”名单,积极参与申报中国质量奖、省政府质量奖,市政府质量奖。大力实施“品字标”扩面提质行动,推进“品字标浙江服务”、“品字标浙江农产”建设。加强“品字标”品牌宣传的策划和推进,严格实施“品字标”贴标亮标“四个百分百”行动,不断提升“品字标”品牌知晓度和影响力。

四、加强市场监督管理,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

一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市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智能家电)和行政司法保护中心,为智能电器特色优势产业提供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等“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进一步推动鄞州区乃至全市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的快速发展。围绕知识产权体系、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发展质量、效益、管理服务和维权保护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发展和打造鄞州区的知识产权板块,保护企业自主知识产权,鼓励知产兴企、知产强企,降低企业陷入低水平、低附加值恶性市场竞争风险。

二是持续优化涉企服务效能。坚持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围绕“一中心、一平台、一个码、一清单、一类事”核心主线,推动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跃升。持续优化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涉企服务“一屏展示”、惠企政策“一站通查”、企业办事“一键直达”。推广应用电子营业执照“企业码”,实现企业办事“一码通行、一码通办”。依托“涉企一件事—企政通”系统,做好法护鄞商”涉企法律服务等9个特色涉企服务“一类事”。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我们将认真落实相关措施,加快推进传统进出口企业新质生产力建设,推动鄞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也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宁波市鄞州区科学技术局

2025年6月10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