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69069/2025-127044 |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 | 发布机构 | 区科技局 |
生成日期 | 2025-06-2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 | 科技 | 体裁分类 | 答复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鄞州区科技局关于区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10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日期: 2025-06-24 17:09 信息来源: 区科技局 信息来源: 区科技局 |
夏建峰代表: 您在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建议》已收悉。针对您在建议中提出的意见建议,我局会同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强力推进创新深化及“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鄞州区获评2023年度浙江省“科技创新鼎”;浙江科技人才发展指数、科技成果转化指数均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一梯队。 一、聚焦创新驱动,打造成果转化枢纽。强化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以高水平创新型城区建设为牵引,促进“四链”深度融合。起草《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区全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形成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整合科技大市场网站和鄞州区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平台资源,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科技大市场。举办区级技术创新挑战赛、“合作共鄞”大会等活动,常态化开展“鄞企进高校”系列活动,畅通校企对接渠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2024年实现技术交易额107.6亿元,新增市级及以上重点研发攻关计划35项。引建高能级科创平台,加速引进宁波低空经济创新研究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产业研究院等落地,联动支持浙江大学“一学院一中心”等高校平台建设,积极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平台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共建高水平研发机构。 二、强企聚才并举,构建企业人才梯队。深化科技企业“倍增”计划、“521”强企工程,打好科技金融助企、“四上”发展等组合拳,构建“龙头链主、行业骨干、潜力新锐”企业梯队。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34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8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4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数57家,数量均居全省全市前列。配强全国5个重点城市群“双招双引”小分队,由区管干部带队驻点,打造重点人才招引前沿阵地。聘请院士专家、社会知名人士、海外高校院所、校友会等担任“引才合伙人”,共同参与引才荐才,2024年新增市级以上人才项目68个,数量全市第一。 三、优化服务供给,构建全要素服务生态。高标准提供科技金融服务,着眼科技和金融的结合,指导区内科技银行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为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型企业提供特色化金融服务,截至目前,“风险池基金”贷款累计审批通过企业1326家,授信额度达49.98亿元,贷款额度达47.91亿元。在全市率先开展科技保险试点工作,关键研发人员团体意外伤害保险等十大险种为区内企业提供风险保障,为企业引进和留住高端人才提供了良好支持。优化“增值化”科技服务体系,集成企业申报咨询、技术需求匹配、仪器设备共享等14类事项“一屏览、点单可办、智能可推”,实现政策精准直达、诉求秒答易解。整合高新技术与知识产权协会、技术转移协会等服务协会,打造“科技顾问团”,常态化提供企业管理、资本运作、权益维护等培训,开展免费培训40余场,服务企业1200余家。 下一步将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统筹协调,全力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 一是立机制强协同,建立企业主导的创新协同体系。倾力打造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深化“鄞州区技术创新挑战赛”、“鄞企高校行”等品牌活动,强化鄞企与国内外顶尖高校院所协同创新。加速布局市级概念验证中心,升级鄞州科技大市场3.0版,探索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能转化平台,深度对接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与创新馆建设,联动浙大等高校资源引进高端科技服务机构,构建“成果发布-需求匹配-技术交易-成果评价”全链条服务体系。 二是强研发增效能,培育产业核心竞争新优势。持续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提升,引导企业联合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重点培育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水平研发机构。升级研发“诊断+提升”行动,优化研发后补助机制,增强“绿新高、大优强”企业创新效能。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攻关模式,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进行关键核心技术及共性技术难题攻关,积极争取“科创甬江2035”及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支持。 三是育主体聚英才,构筑双轮驱动发展新格局。深入推动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完善科技型企业全周期成长扶持制度,并以龙头企业、单项冠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完善“链长+链主+链创”制,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及并购重组。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机制,推动授权松绑,围绕“授权松绑评价”核心,细化实施人才评价“贡献制”“举荐制”“薪酬制”,深化企业引才薪酬补贴,开通企业人才评定“直通车”,支持开展职称职级评审,服务企业自主引育急需紧缺人才。根据产业人才需求,扩充“引才合伙人”队伍,推行“以赛代评”人才评价模式,发挥创新创业平台集聚人才作用,打造“鄞领精英”政策体系,升级数字化人才服务平台,通过“一站式”服务和“一揽子”政策为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保障支持。 四是优服务畅循环,打造科技创新生态新高地。深化科技金融服务,谋划完善“投、贷、融、保、担”科技金融体系,探索壮大耐心资本的途径,引导国有资本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优化“风险池基金”贷款合作机制,不断创新担保方式,提高信用、类信用、知识产权质押担保贷款比重;根据企业需求,加强保险合作单位推进力度,做好统保工作。深化政策精准触达,创新宣传解读形式,确保政策红利广覆盖、深渗透。强化服务供需匹配,建立健全双向沟通与动态响应机制,畅通企业诉求表达与反馈渠道,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探索个性化、伴随式服务路径,有效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与满意度。 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多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宁波市鄞州区科学技术局 2025年6月12日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