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信息>建议提案>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736951490/2025-126115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局
生成日期 2025-05-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体裁分类 答复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宁波市鄞州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区政协十七届四次会议第3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05-09 14:42 信息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信息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张巍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七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区涉农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我局对提案内容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并征求了区生态环境分局、区文广局等相关部门的意见。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现状

近年来,鄞州区农业农村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立足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求,大力实施美丽经济提振升级行动,不断探索农业绿色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根据市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专班办公室公布的《2024年度鄞州区“无废指数”分析》,2024年鄞州区秸秆综合利用率实现98.92%、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实现100%,均位居全市第一。

一是药肥减量初见成效。通过政策引领、指导培训等方式,重点面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大力推进药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2024年,相继出台《农技推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等文件,投入配方肥补贴资金212万元,农药减量资金350万元;累计推广配方肥及按方施肥7371吨,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3%以上,补贴推广量居全市前列;病虫害统防统治达16.6万亩;建成绿色防控与农药减量示范区84家,示范区面积达3.58万亩,其中2家示范区获评省级绿色防控示范点;开展肥药双减培训13期,覆盖1209人次;发放施肥建议卡1500余份。

二是秸秆利用渠道拓宽。积极提升秸秆科学化还田、专业化收储和能源化利用水平,创新“收储中心—加工企业—发电公司”能源利用体系,培育万吨级秸秆生物质燃料加工企业新欣甬泰公司,靠前部署秸秆生物质燃料加工流水线至收储中心,产出后直接配送至明州生物质发电厂的秸秆高效利用途径,实现无仓储高效生产。目前,收储中心实现每小时可产出25吨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电厂每日可发电17.4万度。2024年12月,秸秆绿能转型模式入选省农业农村厅“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共富模式”名单。

三是生态循环农业初具规模。以生态循环利用为核心,立足自身经营实际,在绿色技术、生态模式、设施装备等方面改进优化,推广沼液水肥一体化、畜禽粪污制作肥料等生态循环技术,持续加强全区畜牧养殖场排泄物的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全过程管控。目前,全区具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规模养殖场有16家,除2024年建成的塘溪生猪养殖场采用纳管排放外,其余规模养殖场均建有沼液池,沼气池等处理设施,经处理后实现农(林)牧结合、生态循环,完全达到内部消化,不对外排放。

四是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充分利用鄞州都市核心区的地理优势和“拥江揽湖枕山滨海”的生态优势,以“乡旅共富路”品牌打造为导向,深入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等融合,全面构建农文旅融合、城镇村联动的发展新模式。2024年,全区A级以上景区村总数达97家,覆盖率超过48%;全区12个点位成功入选宁波市“最in乡村旅游打卡点”前50榜单,占全市24%;新创建“水绣云龙”漫游线和“咸来YUE海”活力滨海线两条市级精品线路,央视“和美乡村中国行”全国首站走进鄞州;“东海蓝湾 鲜活咸祥”沿海中线(咸祥段)的交旅融合案例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20个优秀案例,系全省唯一乡镇、全市唯一入选。

五是农村环境持续向好。坚持“标本兼治”抓好农村环境整治,按季度开展第三方评估,指导各镇村发现问题做好提升。启动文明村镇环境卫生专项攻坚暨村庄清洁行动,2024年,通过下沉指导、定期自查、集中整治、抽查验效等举措,各镇累计排查并整治提升问题点位2800余处,清理乱堆放2100余处,清理河塘沟渠371余条次,整治田间管理用房405间,投入工作人员7000余人次,完成农村资源化分拣中心建设1座、农村资源化站点技改提升2座、农村资源化回收网点建设25座、农村垃圾分类集置站点建设5座、农村规范化公厕运维建设100座,各镇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二)下步工作计划

建设美丽鄞州是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首善之区的重要目标。虽然,我们在鄞州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做了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群众期待,仍有不足之处。下阶段,我们将结合您提出的意见建议,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推进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精准施策,持续加大减“肥”降“药”力度。以“源头严控、渠道精简、服务精准”为核心,加快推广应用性诱捕、灌水杀蛹等非化防治措施,全力推进农药减量。创新配方肥“点对点”配送服务模式,采取“零门槛”配方肥申报政策,取消原有“单户10亩以上”的面积限制,加速配方肥推广应用。2025年一季度,已落实示范方(片)31个,总示范面积实现2万亩以上;完成首批申报的2500余吨补贴配方肥审核,其中早稻专用基肥与追肥占比超92%,总量达2300余吨,较2024年同期净增160多吨。

二是宣传引导,持续提升农民环保意识。围绕绿色发展、生态农业等主题,通过农民信箱、村委会电子屏、上门告知等形式,持续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普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农业节水等知识,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种养方式,采用绿色低碳途径从事农业生产。2025年一季度,已发布施肥用药指导信息19032条次、施肥建议卡超300份;张贴化肥定额制及测土配方施肥政策明白纸235份,涉及203个村委会和32家农资店。

三是创新赋能,持续激活生态产业动能。围绕“一轴双核两带三区”的空间结构,形成“林、海、湖、田”四大旅游板块。以大梅山片区、天童森林公园为核心,串联周边山脉,对各类森林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开发,建设多功能山林休闲带。以咸祥和瞻岐两镇为主,依托大嵩江和周边海岸带,探索打造滨海旅游发展模式。围绕东钱湖旅游度假核心区,利用其风景名胜和生态资源,不断提升其文化体验价值和高端旅游定位。以横溪和塘溪两镇为主体,串联区域内自然人文资源,建设集有机农业、蔬果采摘于一体的田园休闲综合体项目。

四是强化管理,持续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区级统筹、镇乡负责、村级主抓的长效管护机制,着力构建“政策引领+专业监管+闭环治理”工作体系,出台《鄞州区2025年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评估指导办法》,精准划定村委会、进村主干道、村河道等9大重点区域和13类问题清单,指导镇村对标对表、有的放矢开展镇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形成区、镇、村三级联动治理格局;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不定期暗访评估,形成第三方发现问题、镇村解决问题、区级部门复核的“三步走”环境治理工作闭环,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

最后,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希望您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宁波市鄞州区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9日

(联系人:吴浩伟;联系电话:0574-87419883)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