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公庙街道:以全域善治描绘民生幸福底色

发布日期: 2025-04-29 09:0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区日报社

基础实,则百姓安。基层社会治理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冷暖。钟公庙街道牢牢把握“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这一主轴主线,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全面纵深推进强基安民,打造平安善治新高地,以全域善治描绘民生幸福底色,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鄞州示范实践贡献更大平安力量。2024年,钟公庙街道获评宁波市平安建设领域先进集体,“七创争先”平安领域工作走在全区前列,在国务院反诈视频大赛上成为全省唯一获奖单位……平安建设工作硕果累累。

全域推进织密全民反诈

“防护网”

“每天早晚,我都会到这个小公园来转转。以前的公园比较单调,现在一下子增加了很多法治元素,还能给我们普普法。”住在芝兰新城的林桂芬每天都会在公园散步。她口中的小公园就是位于钟公庙街道长丰社区的民主法治公园。

这个面积800平方米左右的法治公园集自然景观、全民健身和法治元素三位一体,一步一景,并融入宪法、民法典等新时代法治宣传元素。值得一提的是,法治公园采用共建共享模式,通过整合法治资源,与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浙江红邦律师事务所等党建联建单位建立线下法治体验基地,开辟零距离法律宣讲平台。此外,依托长丰公园改建的鄞州区反诈主题公园也已建设完成。按照规划,反诈公园内设有反诈文化长廊、反诈亭、哪吒反诈打卡墙、反诈朋友圈等诸多区域,市民们在运动休闲的同时,还可以在反诈长廊看到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展示及反诈提醒,成为钟公庙街道推出的又一法治及反诈宣传的新阵地。

今年来,钟公庙街道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全民反诈、全域防诈”决策部署,紧扣区委政法委反诈工作要求,深化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行为,在全域17个社区试行“一列宣防栏、一支志愿队、一套预警制、一批典型案、一组好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反诈“五个一”工程。街道还联合派出所建立反诈形势月分析制度,研判电诈发案情况,确保反电诈工作落到实处。

此外,街道每周组织开展2~3场反诈活动,每次活动覆盖全年龄段群体50余人;在医院、商圈等重要点位设立电子显示屏,并上墙反诈标语、横幅,累计发放反诈宣传单页上万页……截至3月底,街道坚持“打防并举、防范为先”的工作理念,积极谋划、全员联动、广泛宣传,以一套反诈“组合拳”,推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取得“三降一升”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背后,既反映出一线反诈任务的艰巨,也体现出街道反诈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只有筑牢反诈的“篱笆墙”,才能守住居民的“钱袋子”。为切实提升辖区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钟公庙街道坚持普遍宣传与靶向宣传引导同步发力,采取反诈宣传“线上+线下”结合,着力构筑反诈防护网,保障辖区群众的财产安全。

前不久,“反诈进校园”活动在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举行,由来自都市森林社区的社工扮演哪吒、敖丙角色演绎反诈案例,活动覆盖200余名师生,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广大师生深入了解反诈知识,并倡议共同参与反诈宣传。自去年以来,街道已组织开展“反诈进校园”活动20余场,受教师生4000余人,学生群体电诈发案同比下降67%。

在钟公庙中学等辖区学校组建“小小反诈志愿队”,筑牢校园防诈屏障;在万达、明州里、欢乐海岸等商圈拓展“反诈+”场景,打造“无诈商圈”“反诈驿站”等特色阵地;在辖区企业开展“反诈护企”专项行动,开展反诈专题培训,覆盖企业财务人员近百名……钟公庙街道将反诈宣传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建立并完善“派出所-学校-银行”反诈宣传联动机制,派出所定期更新反诈物料,学校开展校园反诈教育,银行加强客户风险提示,共同构建全方位的反诈宣传网格,将反诈责任压到末梢、措施落到一线。

全程可控拧紧应急消防

“责任阀”

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现象严重;要增加一些充电桩,但安装在哪才合适?……针对社区治理中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的高频共性问题,钟公庙街道钟裕社区慧和家园小区拿出了自己的解法。

据了解,慧和家园小区是征迁安置小区,大多数家庭都有电动自行车,日常充电成为居民生活刚需。原来配建的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容量小,进出坡道又陡又长,很多人不愿使用,乱停乱放、入户充电等消防安全隐患难以禁绝。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通过小区居民自发筹集资金和区委政法委的“鄞领揭榜·机关惠民”项目认领,新建4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点位,解决了小区200余辆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需求。

如今,一个破解老旧小区充电难题的“补网强基”专项行动,已在钟公庙街道全面铺开。在去年建成的电动自行车充电驿站的基础上,街道将新增规划充电点位56处,进一步织密便民充电网络,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全域覆盖。与此同时,街道积极打造“5分钟应急响应圈”,补齐应急管理短板,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1~3月,街道累计组织12个专项检查组,对36家重点单位开展安全大检查,发现整改隐患55处,约谈警示责任主体5家,闭环处置隐患26项;举行安全生产“四进”活动10次,开展“平安家访”行动入户宣传1.2万户;升级改造16个微型消防站,通过配强装备、优化机制、增强人员,实现“小火灾快处置”。

走进钟公庙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各类企业、店铺安全数据表尤其引人注目。在这张表上,辖区2050家经营单位,全部实施分级分类管控。街道每月开展巡查工作,依托AI辅助功能、数据大模型动态评判更新企业风险等级,在强化源头风险管控、加强风险源头排查的同时,紧盯企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不断优化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保证隐患治理形成闭环管理,街道平安法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以来,街道加大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力度,并对辖区高层建筑开展“全覆盖、无死角”消防安全隐患排查,通过建立隐患清单并动态销号管理,排查并消除安全出口指示灯损坏、灭火器过期等隐患。街道充分发挥安委办统筹协调作用,在重点时段开展10余次全街道安全生产深度体检,确保责任落实无死角;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智慧巡检,实现辖区“三类”重点商铺全覆盖管理,打通风险防控“最后一公里”。

全民参与绘就乐业善治

“新枫景”

“五一”假期前夕,“老马来了”专门录制了一期关于劳动纠纷调解的视频。至此,这个备受居民关注的“老马来了”公益说法微视频已更新至第12回。近年来,街道以打造“枫桥经验”城市样板为目标,拓展矛盾化解新路径,以平安家庭体验中心为核心,整合汇聚“老马来了”、牛广社、金宏杰、钱志永等街道调解人才资源,创新推出乡音特色纠纷调解平安品牌,不断深化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和信息化支撑的综合治理平台建设。

用乡情化解矛盾,用乡音消除隔阂,“以外调外”成为钟公庙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的暖心之举。

去年11月,鄞州区“乡音乡情”调解达人工作站正式落户钟公庙街道。作为全市首个专门组织流动党员参与基层矛盾调解的工作站,至今已吸引全区多个专业领域流动党员加入其中,涵盖律师、调解师、心理咨询师等工作者,也包含退休教师、社会工作者等热心居民。工作站创新“达人工作法”,引导流动党员发挥个人所长,探索“以乡音化矛盾,以乡情止干戈”的矛盾调解新路径。六安市霍邱县驻宁波市鄞州区流动人口党支部书记牛广社加入“乡音乡情”调解达人工作站,小到夫妻矛盾,大到公司纠纷,牛广社总是扮演着“大管家”的角色,为这些老乡奔走忙碌,帮助化解社区矛盾……半年时间,“乡音乡情”调解达人工作站助力居民调解矛盾、化解纠纷百余起,持续推动基层治理创新,为共创文明和谐社会环境注入新活力。

通过创新建设新就业群体法治服务站,探索新就业群体权益保护“最优解”,是钟公庙新时代“枫桥经验”又一创新之举。

近日,网约车司机李师傅接到醉酒乘客王某订单,途中王某因在车内呕吐导致座椅污损,李师傅要求王某支付清洁费和误工费,王某却拒绝赔偿,双方在路边争执不下。法治服务站调解员迅速赶到现场,经过调解王某答应支付相应赔偿费,最终促成双方和解。“本以为要闹到派出所,没想到服务站十分钟就给出专业解决方案。”李师傅对纠纷解决效率连连称赞。钟公庙街道新就业群体法治服务站精准为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群体提供矛盾纠纷调解和法律咨询等服务,打好权益保护、纠纷化解、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等法治“组合拳”。仅2024年,就受理处置新就业报警、投诉219件,解答来人、来电法律咨询16起,调解纠纷61件,针对性地开展普法讲座4场,有效增强了新就业群体的法治获得感。

当下,街道正着力筹建全区首家新就业形态矛盾纠纷联调联处服务站,通过探索“一揽调处、全链解决、可持续发展”调解止纷模式,建构“双线融合+多元赋新”处置机制,力保纠纷“一站受理、有序分流、闭环管理”。

如今,“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已在钟公庙街道全面覆盖,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即时响应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矛盾及劳务争议,以法治力量托起老百姓“稳稳的幸福”,绘就乐业善治“新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