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永远最光荣

发布日期: 2025-04-28 08:4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区日报社

劳动者,一个朴实又令人肃然起敬的称呼。

4月27日,全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召开,一批优秀的劳动者受到表彰,各级劳模工匠等荣誉,是对他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甘于奉献精神的肯定。

劳动者、劳模,这些带有年代记忆的词汇,总会让人觉得亲切。而在这未来已来的AI时代,鄞州有着怎样的劳模?劳模、工匠们对社会、对时代,又有着怎样的意义?

劳模是行业的标杆、社会的楷模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劳动者遍布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他们如一颗颗螺丝钉,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许多年来,劳模是劳动者中最杰出、最受尊敬的群体。翻开新中国的史册,“铁人”王进喜、“当代神农”袁隆平等一大批鲜活灵动的劳模形象与感人故事浮现在我们眼前。

新时代的鄞州劳模工匠,又是一个怎样的群体?

他们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在岗位上奉献了大半生。镇安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顾秋红,37年耕耘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主持构建五大“国学养正”课程群,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取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鄞州区融媒体中心摄影记者史久阳,31年坚守新闻一线,用脚步丈量鄞州山山水水,用镜头记录鄞州发展变化,被誉为新闻原野的“老黄牛”。

他们探索创新,用心用脑,在前沿科技领域忘情遨游,书写奇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威晟汽车科技(宁波)有限公司模范团队致力于科研攻关,刷新各项指标,让企业成为国内唯一拥有全系列全功率段新能源汽车电子泵量产的生产商。

他们心怀热爱,敢于追梦,彰显个性。00后小伙康邦成,爷爷和爸爸都是企业家,他却不走寻常路,读职高,学烹饪,从切土豆丝做起,勤学苦练,代表中国队出征,一举拿下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烹饪(西餐)项目的冠军,创造亚洲人在这一奖项的历史纪录。云龙镇甲村劳模团队谱写“田野牧歌里的劳动之光”,以全国最大的乡村美术馆——甲仓美术馆为核心,推动农文旅融合,将优质的生态资源转化为村强民富的生产力。

他们是劳模,他们用朴素的言行,默默地奉献,成为行业的标杆、社会的楷模。

新时代鄞州需要弘扬劳模精神

在AI时代,也许有人会说,传统观念里的“劳动最光荣”、勤恳踏实的“老黄牛”已经过时了;在社会价值多元化、迭代融合并行的时代,也有人觉得“劳模”成了古早的词。

实际上,劳模工匠,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群体。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者无论技能还是素养,都在不断发展。如今,大多数劳模已经是技能型、知识型、科技型等兼而有之的新型人才,不变的是他们吃苦耐劳、诚实尽责、甘于淡泊、甘为人梯的精神。

广大劳动者托举着时代,劳模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在新时代鄞州,弘扬劳模精神,就是在传承、弘扬“劳动光荣”的中华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创造财富是不变的真理,一代代人耕田织布,造桥修路,绵延了后世福泽。在鄞州,无论是排名全国百强县前列的综合实力,还是破3000亿元的GDP;无论是“最具幸福感城区”的金字招牌,还是“精特亮”描绘那一半烟火一半诗意的“鄞州美”,都汇聚了无数劳动者的汗水与智慧。

在新时代鄞州,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让鲜活典型发挥好带动作用,让一个人带动一群人,让一群人影响整个社会。全国劳模、“小巷总理”俞复玲,省劳模、湾底村原党委书记吴祖楣等老一辈劳模被反复宣传和传播,成为鄞州家喻户晓的名人,他们的故事激励更多扎根一线的村社工作者,创新基层治理,为群众实实在在谋幸福。

在新时代鄞州,弘扬劳模精神,就是推动形成引领行业、反哺社会的风尚。劳模群体不仅在本职岗位上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还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和善行,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如本届新当选的区劳模、六安车队的外来务工人员牛广社,为新老居民融合搭建桥梁,通过组织关爱孤寡老人、助力贫困学生等公益行动,带动万余名老乡融入宁波。明楼街道常青藤社区党委书记、退役军人徐志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组建“老兵红色服务队”,在抗击台风、疫情防控和文明创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劳动者的精神流淌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在新时代鄞州,弘扬劳模精神,将不断转化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更好地弘扬和传播劳模精神

讲述故事有千百种方式,传播精神也有很多途径。

去年春晚,14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先进职工代表,秀出了本职工作之外的才华,这也是一种讲述,诠释了普通劳动者的尊崇与荣光。

在鄞州,走过百年历程的工会组织始终站在劳动者身边,为他们发声,为他们争取权益,也推动着劳模精神在全社会更好地弘扬和传播。

评选表彰,宣传报道,全方位营造“劳动最光荣”的氛围。在此次全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各级劳模工匠,走上领奖台,站上了C位。在政府大楼、地铁站、广场等公共场所,劳模工匠的事迹、风采得以展示,润物无声,深入人心。

每年,劳模工匠宣讲团都会走进学校、走进企业、走进楼宇、走进社区,与人们面对面开展宣讲和交流。更多劳模的故事走进网络,通过各类媒体、自媒体,在网络阵地发声、出彩。

通过传帮带,全方位传承技能与经验,在身体力行和潜移默化中,传承劳模精神。在鄞州,家风传承、劳模工作室等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劳模张霁明领衔的工匠工作室,在积极开展技术培训与人才培养的同时,将研学相济、突破边界的创新思想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传递给年轻一辈,带动一批又一批电力人才成长,通过他的传帮带,已有5人获评“浙江工匠”,20余人获评市级劳模工匠。

关爱礼遇劳模,全方位营造尊重劳模、学习劳模、弘扬劳模精神的良好风尚。在鄞州,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及工会组织常态化开展关爱劳模、慰问劳模活动,组织劳模体检,对生活困难劳模给予更多关怀。同时,为劳模的成长发展提供各种平台,形成典型选树的良好机制,进一步增强劳模工匠群体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也是在奋斗中成就伟业、造就人才的时代。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影响更多人,激发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致敬每个普通的劳动者,致敬那些如时代的灯塔般照亮前行之路的劳模工匠!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