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托起智慧晚年新生活
近日,华侨城社区活动室迎来了十几位“银发”学员。60岁的谢阿姨戴着老花镜,手指在智能手机屏幕上灵活滑动,正在学习如何用地图软件制定出行路线。“上个月我还要到居委会来问路,现在自己就可以搞定了,太方便了!”她笑着展示手机里刚生成的路线指示,表示自己周末就去踏青了。
在鄞州区东柳街道华侨城社区,随着老龄化服务需求增长,越来越多的老年大学课程落地社区,涵盖茶艺、摄影、户外徒步等十余节实用课程,吸引辖区内众多长者定期参与,通过“家门口的课堂”乐享银龄生活,既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又推动社区形成互助共学的活力氛围。
“第一课教的是清理手机内存。”华侨城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青年志愿者小王展示着自制的“大字版”操作手册,上面用荧光笔标注着“长按图标—点击卸载”等关键步骤。这位90后小伙发现,很多老人因误点广告导致手机卡顿,却误以为“机器坏了”。通过情景模拟教学,老人们不仅学会了内存管理,还掌握了识别诈骗链接的技巧。
课程特别设置“实战环节”:在超市扫码购物、用导航查找社区医院、通过微信视频联系子女。“我爷爷上周带我去扫码购物了呢。”陪退役军人爷爷来上课的小朋友骄傲地说。课程表还贴心地安排了“防沉迷”提醒,建议老人每次使用手机不超过45分钟。
“孩子们教的,点开就能拨通社区电话。”“以前觉得科技冷冰冰,现在发现是暖洋洋的。”智能手机教学的课程为“银发”学员们带来最大的收获不止是学会了更多手机功能,更是让辖区的老年人们重新找到了与社会连接的窗口。
随着课程持续推进,“家门口”的老年大学“桑榆学苑”的入驻,在这个充满温度的智慧养老试验田里,银发族正用指尖触摸时代脉搏,书写着数字时代特有的养老新篇章。正如社区党委书记王琦伟所说:“在我们这片充满温情的家园土地上,社区养老正编织着智慧与温情交织的新图景,银发族不仅要跟上时代,更要活出精彩,让夕阳红照进数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