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镇:多元赋能经济,锚定一个“稳”字
近年来,东吴镇紧扣创新脉搏,全力推进传统工业强镇转型升级,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奋进篇章。今年1~2月,全镇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42.1%。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工业之都”向“智造高地”的华丽转身,是创新生态与商贸新貌的深度融合。
智造攀峰
传统工业链向高跃迁
今年以来,东吴镇作为鄞州工业版图上的“金属之都”,以电梯配件、风电铸件、汽车零部件闻名的工业强镇,正以技术创新为刃,在产业升级的赛道上劈波斩浪。
在云南曲靖宣威市尼珠河村268米高的悬崖绝壁上,一部由宁波宏大电梯设计建造的“电梯+高空缆车”系统,让孩子们的上学路从3小时缩短至30分钟。这个被称为“求学天梯”的项目,不仅让“东吴制造”登上热搜,更折射出这家老牌民族企业的硬核实力。
自1993年贷款3000万元攻克“永磁同步无齿曳引机”技术,打破外资垄断后,宏大电梯持续深耕技术创新,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在电梯节能和创新技术领域拥有国内领先优势及大批自主知识产权。就在最近,由宏大电梯自主研发的HD6000-MRL多维感知数智电梯成功入选《浙江省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指导名录(2025版)》。
2024年,该企业借势国家老旧小区电梯更新政策,承接200余台旧梯更新及加装电梯项目,为26个社区居民提供出行便利。更令人瞩目的是,企业持续深化“电梯产业链”党建,落实“产业链代表团”机制,将86家上下游企业拧成一股绳,形成从铸件到整机的完整生态链,带动6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凭借过硬的产品竞争力,宏大电梯已先后开拓伊朗、墨西哥、委内瑞拉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市场,去年企业出口销售额同比增长22.7%。“全球化浪潮下,中国民族品牌更要扬帆出海。”站在165米高的电梯试验塔顶,董事长赵宏明目光笃定、满怀信心。
距离宏大电梯厂区10分钟车程的宁波欧菱电梯部件有限公司内,技术团队在技术总监带领下,正专注调试新一代静音门机系统。“经初步测试,达到出色的静音效果。”实验室里的欢呼,印证着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含金量。
成立33年的欧菱电梯,拥有200余项授权专利,这些专利为企业发展筑牢技术根基,其中70项发明专利助力企业在电梯门系统领域占据优势,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今年,欧菱电梯蝉联“大力鼎”奖,并且荣获政府质量奖。这源于企业对质量管控的高度重视,通过建立从原料采购到现场安装的全流程追溯体系,配备精密加工设备与检测仪器等,有效降低了产品故障率,产品质量获得行业认可,与多家知名电梯企业通力、广日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服务于电梯整机制造商。
面对传统赛道竞争加剧,欧菱开辟家用别墅电梯新战场,提供个性化ODM解决方案,产能实现了年均两位数的增长率。在装配车间,工人们正忙碌地打包发往全球各地的定制电梯组件。总经理俞天表示:“我们将巩固和扩大在电梯配套产品领域的领先地位,矢志与整梯客户共谋发展,共同推动行业进步!”
另一头,作为国内少数实现全球前十五大风机制造商批量配套的企业,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用16年时间,在风电铸件领域蹚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2008年进军风电行业,以厚大断面球墨铸铁技术为核心竞争力,2012年通过铸造行业首家机械制造安全质量标准化国家一级评审。依托鄞州及象山黄避岙、贤庠大中庄三大生产基地,形成覆盖风电、海洋工程等领域的铸件产品矩阵。
生态裂变
新质生产力拔节生长
在东吴镇,科技创新正以多元形态加速生长。港波电子深耕半导体封装材料三十余载,以技术突破抢占全球市场份额;乾生科技聚焦益生菌研发生产,用“中国智造”守护国民健康……近年来,东吴镇通过构建“龙头引领、链条协同、生态共生”的创新格局,推动传统制造向“智造”跃迁,形成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半导体材料等多领域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作为国内领先的半导体封装材料供应商,宁波港波电子有限公司用33年专注诠释“把小事做精”的匠人精神。2024年,企业投资5000万元实施的高密度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生产线技改项目正式投产,通过引入全自动电镀工艺,实现年产1300万片高端引线框架,推动产能同比增长超20%。
这家从乡镇企业成长起来的行业隐形冠军,已形成半导体塑封引线框架、汽车芯材、太阳能光伏带三大核心产品线,年生产能力突破220亿支。在技术研发领域,企业每年将营收的30%投入创新,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8项,其中2024年新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投资8000万元建设的智能化新厂房正加速推进,规划20条先进生产线将于2026年投产,预计新增年产能400亿支,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封装材料市场的领先地位。
港波电子的创新步伐不仅限于本土。2024年,企业依托中欧班列开通欧洲专线,实现产品直达德国、匈牙利等市场。更引人注目的是,其战略入股韩国SPS半导体封测公司并成为第二大股东,今年已斩获300万美元订单,占SPS同类产品采购量的58%。“通过技术输出+资本合作,我们正在构建全球化产业生态。”港波电子总经理徐红波表示。
作为东吴镇的新兴企业,乾生(宁波)科技有限公司正以“让国人吃上优质益生菌”为使命,打造全球功能性益生菌原料核心供应商。企业依托日本基础科研技术与美国医药开发团队,历经6年攻关,形成覆盖肠道健康、女性健康等六大领域的益生菌定制化解决方案,服务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医药企业。
2020年成立的“赵玉芬院士专家工作室”与“航天药食同源产业技术研究院”,成为企业创新的双引擎。通过产学研协同,乾生科技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UNISONS®鼠李糖乳酪杆菌GG和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b-12菌株,其耐胃酸存活率达92.3%,肠道定植率提升40%,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在生产端,企业通过智慧化、数字化改造,将菌粉水分含量控制在5.2%以下(国家标准7%),显著延长产品保质期。
依托乾生科技国内最大益生菌源头工厂优势,东吴镇加速布局生命健康产业生态。其中,“益生菌与健康探索馆”项目,将打造集科普教育、产品体验于一体的产业地标;总投资2.5亿元的功能性食品生产基地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处理益生菌原料600吨。今年6月,乾生科技将携最新研发成果亮相肠道健康大会,向全球展示“东吴智造”的创新力量。
同时,东吴镇将依托平塘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前做好生命健康、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高附加值产业谋划招引。重点围绕乾生科技国内最大益生菌生产基地,着力发展合成生物产业,加快落地北京热心肠、量化健康等项目,深化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积极打造生命健康产业新增长极。
业态焕新
商贸新核激活城乡消费
2024年,东吴镇服务业增加值增速5.5%,持续稳步增长的同时,实现营利性服务业收入增速达102.1%的爆发式增长。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东吴镇以“商贸新地标+千年老街焕新”双轮驱动的创新实践,通过重构消费场景、激活城乡流量,探索出一条乡镇商贸升级的特色路径。
今年1月1日,东吴镇首家星巴克在东珠路开业,当日便引发排队热潮。与此同时,瑞幸咖啡、DonWoo Coffee及特色餐饮、台球俱乐部等80余家店铺沿街铺展,一条全长1.2公里的“T字形”商贸带雏形初现。这条新崛起的商贸动脉,正以“双核联动”重塑城镇格局:东吴中路传统商圈与东珠路新兴商贸带相互赋能,京琼大厦、德信东境小区底商(招商率超90%)与即将投用的人才公寓形成“商务+居住”的复合生态,吸引2000余名新东吴人集聚。
为应对激增客流,东吴镇投资改造道路2.3公里,新建停车场3处、新增车位150个,商贸街日均人流量突破5000人次。随着世纪华联超市开业在即,东珠路商贸带全年预计带动本地就业超600人,第三产业增加值贡献率将提升至38%。在京琼大厦工作的张女士感慨:“以前想喝杯咖啡得跑城区,现在下楼就能享受城市级便利。”
而在太白山麓的天童老街,一场“空间革命”正让千年古道焕发青春。90后返乡青年蔡钦在老街中段开设的“山下小院”餐饮,串联起童一村与天童村的商业动线,破解了游客“走到半途即折返”的客流断点;鄞州区职业经理人、东吴镇轮值村主任金丽娜打造的“醴·白”试营业即成网红,空间可秒变文旅讲堂、艺术展厅,配合“九宫格打卡集赞”活动,日均引流200人次。
为了接住“泼天流量”,天童老街商户不断迭代升级:“品境”素食餐厅将桌位从3张增至8张;“集养”空间新增茶歇、手作体验区,主营业务也从线上为主向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数据显示,2024年天童老街游客量突破25万人次,街区运营店铺年营收超600万元,传统瓦片墙与网红咖啡店的混搭,让这条千年古道成为城乡消费升级的鲜活样本。
从星巴克飘香的现代商圈到禅意盎然的千年老街,东吴镇正以商贸升级为笔,书写着城乡共富的新篇章。这里既有乡镇居民“下楼喝咖啡”的生活质感,也有古老村落“触网引流”的智慧蜕变,更藏着中国乡镇经济破局的深层逻辑:用新业态激活老空间,让传统与现代在烟火气中共生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