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71660/2025-124769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东吴镇 |
生成日期 | 2025-03-0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东吴镇2025年工作计划 |
发布日期: 2025-03-07 15:27 信息来源: 东吴镇 信息来源: 东吴镇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又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承上启下之年,更是东吴纵深推进“一镇两翼”发展战略的奋进之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繁重艰巨,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的重要回信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忠实践行“八八战略”,锚定“一镇两翼”发展定位,扎实推进“七创争先”、开展“八大攻坚”,奋力交好经济、平安、民生、重点工作“四张报表”,为谱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鄞州新篇章作出东吴更大贡献。 2025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聚焦产业现代化,以更快步伐锻造经济硬支撑 深谋产业空间拓展。紧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契机,力争省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单乡镇)实施方案获批。加快平塘区块建设,通过目标任务清单化、项目节点时间化,倒排时间、挂图会战,力争一期B地块于2025年初完成政策处理,一期A、B地块于2025年上半年挂牌,园区配套道路工程于下半年开工建设。同步加快谋划二期、三期地块建设,做好工业厂房拆迁前期评估、新村建设政策制定、安置地块选址、资金测算等工作,持续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引资源、拓空间。 深耕企业服务保障。持续开展“百名干部助百企”行动,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发展难题。加快企业梯队优化、结构升级,协调推进港波电子电镀工艺生产线尽早投产,加快落地欧菱集团总部基地和宏波汽配智能生产基地。依托鄞商会客厅、民企服务站等平台解决小微企业所需所盼,持续推广“工蜂APP”,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多样化人才供需服务平台。加强一对一上门指导,积极挖掘企业研发潜力,积极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深挖招商引资活水。依托平塘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前做好生命健康、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高附加值产业谋划招引。围绕乾生科技国内最大益生菌源工厂优势,深化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拟上市企业深圳未知君生物科技全资子公司等项目加快落地,积极打造生命健康产业新增长极。紧抓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机遇,做大做强电梯特色产业。依托人才大厦、京琼大厦两大支点,发挥星巴克、世纪华联等引流作用,重点打造东珠路商贸街,联动鄞城集团对人才大厦进行联合招商,积极引入一批优质商贸项目和特色餐饮企业。 深植现代农业根基。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农业发展规划。强化农田用途管制,落实重点区块土地集中流转,加强种植管理、环境整治,防范“非粮化”反弹。力促优质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农业主体融合发展,在扩容“小白西瓜”种植规模的基础上,持续做好禅米、冬笋、土豆、橘子、柿子等特色农副产品的培育,聚力探索品牌营销、利益共享的合作赋能计划。深化“东乡十八街”区域公共品牌效应,持续打造具有历史传承、地理标识、区域特色的乡土物产共富园,加快构建农文旅共富综合体。 二、聚焦城乡一体化,以更足干劲书写共富新篇章 提质镇域空间布局。锚定“一镇两翼”发展定位,深化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平塘区块、镇建成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同步推动天童风景名胜区详规的衔接落地,为东吴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要素保障。高标准完成省级现代化美丽城镇创建,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建设有机融合,探寻镇区及平塘区块协同发展,逐步形成人口量质适度集聚、公服配套功能集中、路网结构布局合理、人居环境风貌有效改善的镇域空间新格局。 提速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挖掘宋韵文化的历史底蕴和当代价值,激活全域旅游新引擎。加强与鄞城集团、天童寺联动,整合各方资源,协同各方力量,积极引入优质社会力量,将天童老街等特色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推出更多可游可玩可品可赏的旅游新动线。加快推进宋韵太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争创市级高质量精品景区。高水准办好汉服文化节、健步走等重大品牌活动赛事,打造“汉服+”、大健康等文旅产业链,丰富“目光所至,皆是风景”的场景体验,创新打造现象级文旅爆款,吸引更多游客慢下来、住下来。 提标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深化“大学小镇”乡村振兴模式,积极探索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的现实路径,全力做好全市“千万工程”现场推进会保障工作。深入实施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三大行动”,持续提升乡村风貌与生态。因地制宜精准聚焦各村优势特色,大力发展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产业,全力以赴争取省市各级和美乡村创建荣誉。充分发挥农村职业经理人作用,探索强村公司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闲置资源盘活等方式增强村集体内生动力,提炼可复制、可更新的共富路径。 三、聚焦民生普惠化,以更深情怀提升群众幸福感 做实社会保障,让“兜底防线”更添温度。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退役军人等就业服务,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开展弱势困难群体综合帮扶,无缝衔接“救助+慈善”,提升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残疾人等困难群众保障水平,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做细公共服务,让“民生答卷”更添厚度。完善“民呼我为”长效机制,持续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公共服务科学布局和有效供给。聚焦“称心”教育,加快东吴小学改扩建工程建设进度,依托联建大学优势,开展精品课程、师资培训等系列优质教育提升工程。聚焦“暖心”医疗,积极争取专项债资金,助力东吴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建设,依托宁波大学医学部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基地,将医学专家“引进来”驻地指导,让本镇医护人员“走出去”学习进修。聚焦“舒心”养老,推动天童片区居家养老中心投入运营,加快北村村、凤鸣社区等助餐点建设,将助餐点同步变身“收菜点”,以点带面推广普及“以菜换餐”新模式,以助餐“小饭碗”托起养老“大民生”。 做深文化惠民,让“幸福生活”更添热度。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开展民间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度挖掘海丝文化、宋韵文化、禅文化的时代价值,统筹推进“书香东吴”品牌工作,加快《东吴镇志》印刷出版,全力争创中国名镇志。深化文化特派员工作,用好乡村音乐教室等公共文化空间,推出“央音来了”音乐公益课程,迭代升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培育“80天团”“吾乐团”等本土文艺志愿团队,办好太白湖音乐会等系列品牌活动。常态开展“天天演”“艺起来”等群众文化活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四、聚焦治理现代化、以更实举措筑牢平安压舱石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持续推动大平安、大治理融合提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迭代升级“141”基层治理体系。重视发挥综合信息指挥室作用,强化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打造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一站式平台,强化接诉即办和首访负责,着力化解历史遗留的重点人员信访问题,提高信访事项办理效能。 提升除险保安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紧盯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重点设施、安全盲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小微园区“厂中厂”安全管理规范化率达到80%以上。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有效压减电信网络诈骗发生数量。全面加强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管控帮扶工作,推动形成镇村一体联动、职属一体协同、强制措施与人文关怀并举、家庭监管与村社福利挂钩的高效运行体系。 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构建协同高效“大应急”格局,健全“站队一体”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完善预案管理、应急处突、物资保障、值班值守等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构建愈发坚实的应急综合救援体系,筑牢“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灾害防御屏障。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