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检察官“I助理”在鄞州上岗

发布日期: 2025-03-04 08:4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区日报社

3月3日,一起危险驾驶案件在鄞州区人民检察院开发的DeepSeek速裁类刑事案件办理应用场景中快速结案,这是鄞州区在全省推出的首个全流程智能办案系统,提高了办案效率。

“I助理”通过数据智能化采集和运用,使司法责任制全面准确落实,当前,“I助理”已在危险驾驶、小额盗窃两类案件中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办理。“上岗”一周以来,单案平均耗时约10分钟、文书修改率低于5%、量刑建议准确率达90%。

以危险驾驶类案件为例,系统可识别卷宗材料、自主阅卷,通过核对证据,归纳要点、分析矛盾点,生成具有“思考性”的审查报告,并根据报告完成起诉书、量刑建议书等配套文件的生成,检察官则针对关键决策环节做好审核把关、减少误差,“I助理”是一名货真价实的优秀检察官助理。

应用以来,该类案件审查工作平均时长由90分钟压缩至10分钟,日均达50件,司法人力资源得到极大释放。

据了解,检察院原有办案辅助AI功能较为单一,多遵循“一问一答”的操作模式,需要使用者多次上传文件、推进流程。而“I助理”构架于鄞州区人民检察院内部部署的DeepSeek应用模型之上,在具备完善保密性的同时,创新实现了从案件受理到文书生成的全程自动化,仅需一次选择载入全案卷宗,便可自动生成审查报告、起诉书等文书、案卡回填等全流程操作。

为更好推动智能办案系统与员额检察官适配,“I助理”还具备专属模式定制功能,它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对应检察官的历史办案数据来识别掌握其个人审查习惯、表达方式及流程偏好,并经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解析生成属于这位检察官的专属办案模式,成为员额心中的“完美助理”。目前,入驻“速裁工作室”的2位检察官的“I助理”均已完成专属定制。

经测试,系统生成的文书与检察官最终版本相似度最高可达95%。

为更好保障案件办理质量,解决检察官自由裁量权行使中易出现的“同案不同判”等问题,“I助理”以近3年鄞州区速裁案件数据为基础,建立了涵括纵向历史案件量刑比对、横向区域同类案件量刑比对、检察官历年案件量刑比对在内的三维校验体系。

验证显示,在已试运行处理的31件案件中,系统通过预警机制纠正2处量刑偏差,提出的类案参考意见被采纳率达100%,更好助力了自由裁量权的规范行使与司法公正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