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69915/2025-125374 | ||
组配分类 | 政府建设 | 发布机构 | 区生态环境分局 |
生成日期 | 2025-03-2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宁波市生态环境局鄞州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 ||
发布时间: 2025-03-26 16:53 信息来源: 区生态环境分局 信息来源: 区生态环境分局 | ||
|
||
2024年,宁波市生态环境局鄞州分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要求,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水平。现将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坚持党的领导,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提高站位,深入把握法治政府建设要领要义。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首要任务,把提高法治能力水平转化为指导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举措。将法治建设纳入全局重点工作,构建党组书记总体抓、班子分工抓、科室具体抓的工作格局,确保法治建设落到实处。二是深学细悟,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等关于法治建设的部署及相关法律政策纳入分局党组学习、业务学习,筑牢法治意识形态。每周开展“周五学堂”,把法治学习纳入课程安排,与生态环境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推进。三是依法决策,严格落实行政决策程序合法合规。坚决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议,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相关程序规定。落实合同审批制度,建立分局法律顾问参与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和统筹调用机制,提高民主决策合法合规性。 (二)坚持法治引领,依法规范行使行政权力。一是全程规范执法。严格执行生态环境领域权力清单,出台分局执法案件办理、处罚案件审核等管理制度,全面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三项制度。落实公平竞争审查、规范性文件合法审查,依法妥善化解行政争议。二是全程依法办事。全年共办理审批备案事项2445件,处罚60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零曝光,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无涉及,58件交办信访件全部办结。深化“公检法环司”衔接机制,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部门联动办理生态损害赔偿案件。三是全程法治培育。营造法治学习氛围,专题学习党内法规,观看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展,组织执法人员参与执法能力培训及执法证考试,持续提升干部队伍素养,获宁波市生态环境系统执法大练兵集体二等奖,宁波市生态环境系统监测比武团体二等奖。 (三)坚持创新导向,依法推动高效履职尽责。一是推进审批改革优化。持续深化“规划环评+环境标准”改革,细化完善建设项目环境评估“一件事”小程序,建立重点服务保障清单,落实重大项目“一对一”跟踪制度,实现重大项目应批尽批、提质提速。二是推进执法方式优化。持续开展预防式执法监管体系建设,提质扩容79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加大正向激励和差异化监管。运用数字化管理手段,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细化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数字实验室等数字化智能场景。全年未发生一般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三是推进办案成效优化。执行《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规则》,完成新旧裁量规则有序衔接,梳理汇总法制审查的难点疑点,组织执法人员、法制审查人员开展讨论研究,进一步规范依法办案,行政处罚案卷荣获区、市级优秀案卷。 (四)坚持普法宣传,依法施惠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拓宽专项普法渠道。落实“轻微违法首违免罚”“从轻处罚”清单,建立“教育+处罚”并行、“普法+执法”并重普法模式,率先实施“五书同达”制度,及时告知环境违法企业合规建议、信用修复、学法积分抵扣罚款、延期分期缴纳罚款等惠企政策。二是拓宽重点普法路径。指导132家重点企业完成年度环境信息披露。办理失信企业信用修复17家、联查联审5260家次,线上办理合法合规证明88件。创新园区绿色保险“抱团参保、弹性保费”服企惠企新模式,引入驻点“环保医生”,发挥绿色保险普法预防提效除险作用,投保企业214家。三是拓宽公众普法载体。借助全国生态日、六五环境日、“宪法与浙江”宣传月等契机,宣贯宪法及生态环境领域法律法规,通过进村、进企、进校等方式开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提升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13年提升。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带头履职尽责。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好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 (二)带头学法用法。局班子带头学法用法,坚持用法治思想武装头脑,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有关重大问题,坚持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用人导向,推动法治建设提质增效。 (三)带头廉政表率。全面压实廉政责任,党组书记、党组成员、科室负责人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全方位推动依法执政,优化责任机制,强化作风效能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我们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上取得阶段性成绩的同时,也清醒认识到当前工作仍存在以下短板: (一)生态环境法治能力有待提升。工作人员法治能力水平不均衡,面对生态环境法治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存在法律法规知识更新不全面、解决实际问题不彻底等情况,环境法治能力水平亟需持续提高。 (二)生态环境助企措施有待深化。对标企业的期盼,部分助企纾困政策还存在宣传不全面、举措不深入等问题,服务基层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还有待加强。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我们将进一步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要求,推动新时代生态环境领域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法治精兵强本领,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完善全局系统法治培训机制,继续开展“周五学堂”,创新开展“生态课堂”,有效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健全法治执法联动机制,通过开展我的案卷我来讲、优秀案卷评选、大练兵案卷评查、疑难案件研讨等活动,不断提升队伍法治思维、业务能力,为全面推进美丽鄞州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多措扶企增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举办“生态环境 鄞商说”活动,面对面精准解决企业生产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诉求。扩增正面清单企业名单,落实标签化、差异化监管。持续落实重大建设项目预评估和专人全跟踪等审批关口前移工作制度,推行环评全过程在线办理,为企业提供透明、高效、可预期的项目审批制度环境。 (三)联动赋能聚合力,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横向加强部门间联席联动,纵向增强与上级部门沟通交流,有效推进线索发现、移送办理、案件会商、信息共享等工作,实现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全链条、联动式、一体化新格局。充分利用法律顾问、公职律师资源,邀请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合同审核等重要环节,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专业性。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