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信息>建议提案>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002971644/2025-124478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发布机构 下应街道
生成日期 2025-02-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议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蔡国成代表关于鼓励整村运营模式创新,实现共同富裕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5-02-25 15:04 信息来源: 下应街道 信息来源: 下应街道

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千万工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正逐步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与广阔前景。整村运营模式作为乡村振兴的一种创新实践,通过整合乡村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面对乡村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和复杂环境,整村运营模式仍需不断创新,以更好地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一、加强政策引导与激励

建立健全与整村运营相关的法律相关政策,明确发展目标、支持范围和扶持措施,制订运营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为模式创新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建议政府出台激励整村运营模式创新的专项扶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用于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降低乡村运营主体的创新成本,激发其创新活力,提高项目的吸引力。优先支持整村运营项目申报国家、省级各类涉农资金项目争取更多上级政策资金支持。

二、强化资源整合与利用

充分利用乡村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通过整村运营单位创意策划和市场化运作,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打造乡村特色产品,壮大乡村优势产业,将其转化为文化体验、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建立宅基地和农房翻新重建乡镇联审联办制度,探索农房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盘活利用方式,为整村运营中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的开发利用提供政策依据,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强化乡村产业用地统筹保障。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整村运营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等农村产权抵质押贷款业务,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引进外部智力,鼓励和支持高校、社会组织参与整村运营项目,通过技术咨询、项目合作等方式,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帮助。实施现代 “新农人” 培育行动,完善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机制。加强高等教育联系,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人才。完善乡村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将农业农村人才纳入各级人才计划支持范围,深化涉农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健全多工种农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完善乡村人才 “以赛代评”“以赛代训” 机制。

三、促进共同富裕与成果共享

整村运营的主要目的是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在整村运营过程中,要注重村民的参与和受益,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实施乡村运营改革,健全完善 “村集体 + 公司 + 专业团队 + 农民” 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乡村运营团队合作,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引导农民共同投资、共同承担风险、共享收益,明确利益共享机制,探索区域土地流转价格协调机制,鼓励农民以出租、合作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激活资源资产,确保增加农民财产权益,在乡村运营中享有更多的收益权。

四、在乡镇街道监管下运营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乡镇街道应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负责对整村运营的监督管理。明确监管机构的职责范围,包括对运营商的资质审查、项目审批、合同管理、资产监管等。在引入运营商之前,乡镇街道应对其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包括企业的注册资本、经营业绩、信誉状况等。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同条款公平合理,保护村民和村集体的利益。对于整村运营项目,乡镇街道应进行严格的审批,审查项目的可行性、规划方案、环保要求等。同时建立备案制度,对已审批的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确保项目按照规划和政策要求实施。乡镇街道应建立健全村集体资产的处置、租赁等行为进行严格监管,防止资产流失和浪费,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整村运营是推动乡村振兴、深化千万工程的有效途径,需要政府、社会、市场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为整村运营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共同开创鄞州区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局面。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