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最新专题>稳经济>最新信息

鄞州经济开发区:全线飘红背后的“奋进密码”

发布时间:2025-02-20 11:19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鄞州经济开发区

AGV车来回穿梭,一卷卷有色金属合金带材依次下线……在宁波博威合金板带有限公司数字化智能工厂里,工人马不停蹄地赶订单、保交付。春节刚过,在鄞州经济开发区,像博威合金这样的157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处处涌动着拼抢实干的热潮。

昨天,记者从鄞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获悉,去年,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71.4亿元,同比增长21.7%;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9.9亿元,同比增长29.1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88亿元,同比增长15.25%;完成工业投资28.81亿元,同比增长8.73%……这些指标分别超过区平均水平13、18.91、10.65、5.53个百分点。

亮眼成绩背后,藏着怎样的“奋进密码”?鄞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他们从拓增量、挖存量、提质量三个维度,把握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工业经济运行进中向好、勇挑大梁。

拓增量,新项目持续不断投产

“纵观2024年工业产值数据,这几年新引进项目开始释放产能,发挥了支撑性作用。”鄞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宁波博威合金板带有限公司、宁波拓普底盘系统有限公司、华朔科技(宁波鄞州)有限公司和宁波易田精工有限公司,近三年来陆续投产。统计报表显示,去年这4家企业的总产值达78亿元,占到园区总产值的28%。而且,增幅最小的也有20%,增幅最高的达到136%。

如华朔科技,专注于汽车轻量化材料、精密零部件及精密压铸模具制造,积极抢抓新能源汽车风口,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订单持续增长。去年,该公司产值同比增长82%。

今年,恒达高、宸润、任亿、高波等4家企业已经或即将投产,预计能新增10亿元产值。

走进刚投产的宁波恒达高电子有限公司,汽车电子业务线自动化程度较高,没看到几个工人。作为一家专注于智能家居电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汽车电子产品的产销研一体化制造型企业,产品包括智能转换器、智能开关插座、便携式充电枪、汽车电子开关等。

去年,园区又引进了13个项目。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亿元以上项目10个,总投资将超80亿元。6个项目已摘地并按期开工,明年起会陆续投产。

挖存量,激活潜力新产能显现

新项目持续滚动投产,老企业深挖存量潜力,寰宇东方、中淳高科、乐歌股份、科森等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不少老企业纷纷扩大产能,成为支撑开发区的“基础盘”。

“我们部分生产线正月初二开工,200多名员工铆足干劲,抢抓‘开门红’!”昨天,浙江科森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钱朦晗说。

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环保催化剂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去年销售额达到7.6亿元,今年的生产订单已经排满。

宁波市智宝文具有限公司找准市场需求定位,不断以新产品引领新市场,去年产值迈上2亿元新台阶。该公司研发的一款多功能桌面白板,集书写、收纳、平板电脑手机支架于一体,去年在海内外网络平台上销量达50万台。今年1月,该公司产值同比增长20%以上。

在深入挖掘存量企业发展潜力方面,鄞州经济开发区下足了功夫。

如通过政策扶持,完善鼓励工业企业增资扩产等举措,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促成企业提升竞争力。

此外,开发区还建立了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引进一家,培育一家,上规一家。去年,园区新增“小升规”企业20家,规上企业总数增至157家。

提质量,科技创新为产业赋能

园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创新驱动。到去年底,鄞州经济开发区拥有9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去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其中,园区企业——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近年来,鄞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强化保障促发展,持续优服务、抓进度、提质效,先后出台一系列举措,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园区投入科研费用9亿元,同比增长14%。新增授权专利587项,其中发明专利87项。一大批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了竞争力,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

开发区建管并重促提升。如省内首创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行“社会化服务+责任保险”模式,在园区实现全覆盖。引入“环保管家”一站式服务,着力解决企业“不会治污”“治不好污”的问题。去年,园区通过“腾笼换鸟”,清退“低小散”企业20余家,盘活闲置厂房近10万平方米。

园区不仅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还不断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去年11月,鄞州区首个政府专项债保障性住房工程——蓝印湾府在开发区开门迎客,共有1944套房间,能同时满足3000余名产业工人拎包入住需求。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今年,鄞州经济开发区将以更优路径、更实举措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挺起工业发展硬脊梁,奏响鄞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强音。

提质量,科技创新为产业赋能

园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创新驱动。到去年底,鄞州经济开发区拥有9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去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其中,园区企业——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近年来,鄞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强化保障促发展,持续优服务、抓进度、提质效,先后出台一系列举措,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园区投入科研费用9亿元,同比增长14%。新增授权专利587项,其中发明专利87项。一大批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了竞争力,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

开发区建管并重促提升。如省内首创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行“社会化服务+责任保险”模式,在园区实现全覆盖。引入“环保管家”一站式服务,着力解决企业“不会治污”“治不好污”的问题。去年,园区通过“腾笼换鸟”,清退“低小散”企业20余家,盘活闲置厂房近10万平方米。

园区不仅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还不断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去年11月,鄞州区首个政府专项债保障性住房工程——蓝印湾府在开发区开门迎客,共有1944套房间,能同时满足3000余名产业工人拎包入住需求。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今年,鄞州经济开发区将以更优路径、更实举措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挺起工业发展硬脊梁,奏响鄞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