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K16059504/2025-124372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东柳街道 |
生成日期 | 2025-02-2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东柳街道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
发布日期: 2025-02-20 09:26 信息来源: 东柳街道 信息来源: 东柳街道 |
一、2024年总结 (一)坚持聚力创新、聚势赋能,发展动能持续释放。 一是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紧盯关键经济指标任务,2024年,东柳街道全年商品销售额248.6亿元,增长2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亿元,增长32.8%;建筑业总产值2.2亿元,增长83.3%;服务业增加值59.3亿元,增长6.6%。二是多元招商成果丰硕。进一步深化完善全员招商机制,举办“芯智东柳·创鄞未来”科技人才项目孵化路演2场,新招引企业72家,完成重大项目2个。三是营商环境向优向好。累计走访辖区企业500余次,收集并推动解决各类问题184个,指导各类人才企业完成各级项目申报15个。打造东柳街道“幸福吾家”鄞商会客厅,涵盖五大板块十余项服务内容,助力形成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政务服务新生态。稳步推进第五次经济普查,单位及个体户调查工作已全面完成。 (二)坚持精心建设、精细管理,城市魅力不断提升。 一是有序推进建设项目。紧盯形象进度及投资情况双目标,十大项目进展全部绿灯,荣安望庄顺利竣工交付,宁穿路三号桥片区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全面投用,配套幼儿园投资超额完成,清水环通工程按时推进。二是全速推进片区开发。基本完成城市体检与片区策划,矮柳片区拆迁进入扫尾阶段,罗家商业地块、省交投住宅地块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四号桥片区开发建设条件进一步成熟。三是城市更新提档升级。华侨城、锦苑、中兴3个引领型未来社区整体运营全面落地;4个小区污水零直排改造完成80%,2个智能排口项目已基本完成;东柳街道福明路、民安路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已完成招投标;幸福苑燃气入户改造全面完,华侨城地下燃气管道改造基本收尾。 (三)坚持前段预防、源头化解,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是筑牢社会稳定“防火墙”。顺利保障重要时间节点信访形势总体平稳,实现赴省进京“零登记”。全面开展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排查清理,共计签收回复各类信访件838件。深入推进打击整治电信诈骗专项行动,辖区电信诈骗案发152起,同比下降16.94%。二是抓实安全生产“基本盘”。深入开展“拆窗破网”专项行动,共拆除防盗窗1931扇并通过验收。全力推动充电驿站点位建设,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驿站45个、智能充电桩680个。扎实开展“九小场所”消防安全专项工作整治,发现并整改隐患620处。成功举办全区高层住宅消防设施设备整治工作现场会,推广“保险+服务”市场化助力监管模式,已有7个小区完成签约。三是织密平安法治“防护网”。全面运行街道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机制,共接收110转入141平台非警务类事件963件,全部实现闭环处理。深化“老潘+小潘”矛盾纠纷调解队伍建设,街居两级调委会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5起。全市首家妇儿驿站法治副站长“七色花工作室”正式成立。 (四)坚持以民为本、人民至上,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一是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依托“2332”民生微事实流程,推进微实事项目16个,其中11个已完成。联合市文旅集团,打造东隅·共同富裕综合体等,先后接待省市级参观考察10余次。二是民生保障不断增强。持续做好养老服务、社会救助、扶弱助残等工作,东海花园、华光城社区获评AA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月季、新著、幸福苑社区创建AAA级区域性居家养老中心;华侨城社区启动省级无障碍社区改造;构建镇级“助联体”12个;辖区建成社区餐厅4家,累计助餐送餐7.2万余人次。三是社会事业稳步发展。8个嵌入式体育新空间建设正式启动,其中中兴社区百姓健身房列入省民生实事工程。坚持主动筛查、关口前移,继续做好国家级无结核社区创建试点工作。四是社区治理持续深化。全面剖析各社区资源禀赋,推进社区品牌建设,东柳坊悦享童“研”儿童友好、太古城“红色合伙人”党建联建等取得阶段性成效。深挖12个社区131处共3万余平米的低效闲置空间,推动16个“书记领项”特色项目申领落地,街道首家社区社会企业—华侨融享社区服务有限公司已正式揭牌。指导完成民航、华侨城、枫丹琴园、园丁、好阳光、中兴等小区业委会换届选举,并在32个小区实现“红色物业”全覆盖。 (五)坚持党建引领、固本强基,共筑共治品质家园。 一是全面提升党建联建品牌。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专业化集成化建设并成为全市试点,在12个社区盘活57处3万余平米闲置空间,统筹配置养老托育、社区助餐等阵地,形成家门口的“小礼堂、小食堂、小课堂”。承接全市基层党校建设试点,健全街道党校师资体系,通过“党校大培训,支部小轮训”方式,打造主题班次课,形成具有鲜明地方办学特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基层党校办学新格局。二是全面提升文化文明程度。推进“我们的家园”建设,强化“东柳好人”模范引领,毛衣奶奶韩翠菊再登人民日报,“宁波王婆”被学习强国等报道;打造潘明杰道德模范工作室,记录老潘经历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入选区重点扶持文艺作品。推进宁波文化、鄞州形象出海传播,今年以来新增出海企业3家,出海指数位居全区前列。三是全面发挥群团工作力量。做实民生实事、微实事监督,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承接市级请你来协商活动,打造市级政协委员工作室。打造综合性统战阵地,推进联谊联络活动常态化。规范建设退役军人服务站,发挥红柳营作用。打造“工会驿站”强化工会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发挥青年志愿者协会作用,推进柳青合伙人计划。开展儿童友好研学活动,创建区级妇女驿站等。四是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等,持续关注养老社保、低保、公益性岗位、征地拆迁等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将廉洁理念、廉洁知识、廉洁文化覆盖到干部成长全过程。 二、2025年思路 下步,东柳街道将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锚定“主城区幸福生活典范街道”定位,奋力推进“主城新生”,实现“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在重大指标、重点领域和重大荣誉上攀高进位。 (一)聚焦产业发展聚变,不断拓展高质量发展深度。坚持“产业赛道”不动摇,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围绕两大领域抓招商。一是拓科技创新增量。结合福康大厦数创港、人才会客厅建设,打造“芯智东柳·创鄞未来”科技人才项目孵化路演升级版,助力构建主导产业楼宇、科创集聚楼宇,形成集聚集群效应。同时,突出营商环境提质,建强楼宇涉企服务“微单元”。二是优传统行业存量。坚持“背靠大鄞州,服务大鄞州”理念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引导在地企业深耕产业细分领域,推动产值提升、做大做强,实现传统优势商贸业发展,并发挥商会桥梁纽带作用,切实提升大型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围绕一个片区强能级。抓住城市体检及城建领域专项债等政策契机,重点提升原江东科技园片区,拟通过规划调整、市政设施提升、国有及民间资本导入等手段提升空间布局,打造东柳街道创新街区。 (二)聚焦城市品质蝶变,不断增加高质量发展厚度。坚持“城市更新”不动摇,推动空间布局与功能完善深度融合。以最美蓝图谋实两大区块开发。一体推进矮柳片区焕新,靠前谋划四号桥片区建设,主动融入福明未来城整体方案和规划,争取优质项目尽早落地。以绣花功夫做精城市基础管理。持续做好3个省级引领型未来社区运营和4个普惠型未来社区创建,着力提高未来社区创建成果。高标准推进污水零直排、道路提升、燃气改造、沿河绿地等民生工程。在已经实现高层住宅小区消防隐患整改“全覆盖”基础上,进一步攻坚商业楼宇消防整治,扩大“保险+服务”辐射范围,联合市标准化院落实相关地方标准出台,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聚焦民生福祉跃变,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温度。坚持“人民城市”不动摇,推动服务供给与平安建设深度融合。深化三项特色工作提升人居环境。做大做实“民生微事实”项目,依靠街道资金杠杆撬动多方资源共同助力社区基础设施改造。全力支持各老旧小区电梯加装更新。用足用好辖区57处3万余平方米社区闲置空间,通过“政府引导+社会运营”统筹配置养老托育、社区助餐、文化学堂等服务点位,实现“家门口的服务自由”。创新三大特色品牌夯实稳定底座。依托柳安社会治理研究院实体化运作,定期出版《柳安观察》,持续为化解社会矛盾、提升治理效能提供理论支撑。以“陈武昌和好屋”、“忻彭年红色和事佬”等4家共享调解室为阵地,加大“老潘+小潘”基层矛盾调解队伍传帮带力度,落实多方联席会议制度,实现物居业等矛盾纠纷“发现防范在早,化解处置在小”。在鄞商会客厅推行“法团GO”拼团服务,通过专业服务定期入驻,切实满足企业对法律服务品质化和专业化需求,提升商事纠纷调解的效率与质量。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