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引领“黑科技”助力,邱隘镇多管齐下守护水清岸绿 | ||
发布时间: 2025-02-19 11:08 信息来源: 邱隘镇 信息来源: | ||
|
||
大东江邱隘镇镇北社区段河长李栋利告诉记者,这一成果离不开智慧巡河系统的应用。该系统通过监控、无人机航拍、巡逻船巡查等多种手段,实现了人机结合的全天候、无死角巡查,大大提高了治理效率。 据了解,大东江邱隘镇区治理段是鄞州区邱隘镇美丽河湖建设工程中的一条重要河道,全长1.6公里,平均水深1.5米。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的东进,该区域新增了大量外地居民,河道周边人口密集,市政管网不完善,导致生活污水直接流入河道。 “在夏季,由于水体发黑、蓝藻增多、氨氮浓度高达6-8mg/L,再加上岸边居民洗涤等面源污染问题,河道水质一度恶化。”李栋利说,尽管市政管网截污项目和生态治理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消除了表面的蓝藻和黑臭现象,但水质仍未达到地表水V类水标准。为此,李栋利和他的团队进行了全天候的巡查和检测,形成了详细的水质报告,并据此对症下药。 “针对治理河段部分末端区域水体流动性差、夏季水质易恶化的问题,我们采取推流措施。”邱隘镇农业农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措施能够增加水体流动,达到富氧去黑臭的效果。同时,为了控制面源污染,严格禁止沿河生活污水和洗涤废水进入河道,严防工业污水直排或通过雨水管进入;对于无法截除的污水,则采用管口预处理技术进行强化处理。 为了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构建健康的水陆生态系统,该镇还采用了现代环保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物理工程技术的综合应用,进行了微生物定向培养,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生态体系,并逐步实现了向自然生态体系的演替。同时,通过设置微生物在线工厂、生物净化魔方等设施,人为招引戏水昆虫和鱼类,恢复了河道水、陆生态系统的延续性。 在生态清淤方面,该镇采用了沉水式微纳米曝气技术、活性远红外小分子团微纳米曝气机、推流工艺等先进技术,配合底泥固化技术,逐步进行生态清淤。同时,结合必要的滨水植物景观营造技术(如漂浮式净化湿地),去除污染物、提高河道的美观度。 此外,邱隘镇还采用了生物接触氧化技术,有效改善河道水质,为河道提供了干净的补水水源,实现了良性循环。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