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信息>政府建设
索引号 002971767/2025-00689
组配分类 政府建设 发布机构 钟公庙街道
生成日期 2025-02-1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公示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钟公庙街道办事处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发布时间: 2025-02-13 14:20 信息来源: 钟公庙街道 信息来源: 钟公庙街道

2024年,钟公庙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夯实法治根基、补足法治短板、激发法治内生动力,为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聚焦旗帜引领,持续夯实法治政府引导力

一是全面加强党建统领法治政府建设。钟公庙街道党工委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部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党工委各项决策部署全过程,不断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工委通过第一议题集中研究学习法治政府建设4次,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次,坚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强化思想淬炼。以党建为抓手,强化党建与法治建设深度融合。联动区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将党建教育与法律培训、队伍培养相结合,围绕中心促学习、抓好学习推工作,筑牢业务工作的“政治灵魂”。二是始终坚持党政领导履行主体责任。根据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将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报告、履行推进法治建设工作情况列入党政主要负责人的年度述职报告,将法治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将法治政府建设与全街道重点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推动法治建设工作提质增效。三是健全完善依法行政决策工作机制。聘请专业法律顾问团队及驻场律师,参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重大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及重大法律事务的处理中,为文件制定、合同签订、大额支出等事项提供法律专业意见,年内街道法律顾问、共参与合同审查232次,有效提高依法决策效率。

(二)聚焦依法行政,持续增强依法行政公信力

一是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年内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主动政务总结、重大项目等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信息共49条,依法依规处理信息公开申请。收到12件依申请公开,均按期办结。二是扎实推进规范执法。积极组织下沉执法人员、有执法证的街道干部参加“周五云课堂”等执法业务培训。创新驻点律师工作方法,对综合执法案件办理难点提供专业性意见,增强执法人员法律思维及实际运用本领。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公示钟公庙街道2024年度行政执法年报、行政处罚事项裁量基准清单。三是纵深推进法律服务。推进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为辖区16个社区和11个股份经济合作社配备了专职法律顾问,实现街道全域法律顾问全覆盖,为居民、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全方位服务,切实满足群众日常法律需求,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三)聚焦法治为民,持续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影响力

一是推进规范体系建设。深入贯彻基层智治系统建设要求,着力完善联动指挥体系,不断提高指挥室统筹协调、综合研判、网格提效等工作能力。构建闭环治理体系,对涉及社情民意、突发事件类诉求问题,下派所属社区相关网格处置,同时协派业务部门联动参与并复核追踪。全年社区网格共走访巡查99万人次,发现处理各级事件77503件,95%问题在基层网格中得到化解。二是健全矛盾化解平台。坚持依法调解、调普相融,创新调解思路和方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街道调委会共计调处矛盾纠纷1059起,其中警调980起,司法所36起,社区43起,涉及金额约680余万元。扩容“调解+普法+法律服务”等服务,当事人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引导走司法途径,并解答当事人相关诉讼问题。三是优化法治普法宣传。组织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22场,包括了民法典、防校园欺凌、防诈骗等主题,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指导钟公庙中学开展了普法小达人宣讲活动,以案例和法规相结合的形式让中小学生逐渐学会和运用法治思维来认识事物和明辨是非;在临街餐饮店投放了印有法律时“钟”普法小LOGO及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二维码的餐巾纸、牙签罐、开瓶器等普法摆件,在辖区宾馆酒店投放了普法书架(包含了常用的法律书籍),供住宿、就餐人员免费借阅;联动区司法局在万达广场合办宪法主题普法宣传活动。

二、存在问题分析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部分干部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街道法治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矛盾纠纷逐渐变得多样化、复杂化,对行政处理、信息公开等要求也越来越高,部分干部的法律思维能力未能与之相适应。二是统筹联动有待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力量仍需进一步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司法调解等机制的衔接与整合,还需加强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以提高矛盾纠纷解决的效率和质量。三是专业人才短缺。在法治工作队伍中,缺乏具备专业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尤其是在处理新型复杂案件时,更显人才短板。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深入培养法治思维,增强依法行政广度。紧抓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懂法尊法,积极开展专题学法,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系列重要讲话,不断提升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社区股份党员干部的法治培训,发挥好各类普法阵地及法律顾问作用,加大对综合行政执法、规划建设、环保监察等矛盾纠纷高发领域的普法力度和培训,培训内容有针对性、时效性。

(二)持续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化解纠纷力度。充分发挥司法所、法律顾问、15分钟公共服务站等作用,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司法调解之间的衔接机制,统筹街道辖区内各类调解资源力量,通过“一站式”服务、律师坐班解答法律诉求等方式,及时介入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矛盾、劳务纠纷等社会矛盾,有效的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注重事前预防,认真细致排查相关隐患、风险,主动消解公众疑虑,平衡利益诉求,避免矛盾纠纷陷入恶性循环状态。

(三)全面丰富普法形式,拓宽日常宣传广度。充分发挥“向阳花”“普法小达人”“民盟黄丝带”等现有品牌的同时,积极打造接地气、有实效的司法品牌,为司法行政服务、普法等工作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扩大社会影响力。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进程,将普法工作与日常工作有机融合,打造“多形式、多渠道、多维度”的大普法宣传格局,不断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增强普法依法治理的实效性,助力没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