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是幸福之城,每一年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定不移助共富,持续办好民生关键事。这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关键事如何办好,成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区人大代表王琼露认为,扎实办好就业、养老、教育、健康等民生实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这并不容易。要问民所需,让群众“关心事”变“安心事”,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反映的教育、就业、住房、养老、医疗等重要民生领域,充分了解民意、听取民声。
“增加就业实践基地、开展困难群体综合帮扶、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这些实干创新的举措,让群众‘操心事’变‘省心事’,新形势下,面对新问题新情况,要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干出新成效。”王琼露说。
民生关键事,牵连城乡居民,关注“一老一小”。构筑扎实的保障体系,给需要的人送去暖意;开展均衡优质的公共服务,让百姓的生活充满元气。区政协委员柯国柱认为办好民生关键事,体现着政协委员的履职担当。
“在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撬动各方力量和资源,并全程让百姓参与,倾听民众意见等举措,都是办好民生关键事的重要环节。”柯国柱说。他建议,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多元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的日渐完善势在必行,在社会力量参与的社区居家养老、老年食堂、共享餐厅、鄞龄志愿服务等基础上,还可以推广适应多样需求的养老、康养等银发经济的产业。
区政协委员罗轶宁表示,办好民生关键事,应始终践行以民为本的理念。区政协以搭建协商平台为重心,成功打造了一批特色基层协商品牌,关怀“大民生”,产出“好成效”,助力民生关键事的推进与落地。
“相信新的一年我区在打造全学段、紧密型新型教育集团和城乡教共体,构建全链式、连续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高水平医共体和紧密型医联体等这些关键事会越办越好。”罗轶宁表示,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结果运用,确保民生实事项目论证到位、责任到人;继续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及时捕捉基层呼声,确保民生工作更加贴近民意、符合民需,都是办好民生关键事的重要砝码和途径。
如今,越来越多市民走出家门打卡健身,如何保障“群众健身去哪儿”既便捷又安全,就成了一道亟需破解的民生难题。
区人大代表刘萍关注到,近年来,我区为提升体育场地覆盖率,持续推动“10分钟健身圈”建设,大力推进嵌入式体育新空间建设,在社区、公园绿地、滨水绿道、桥下空间等区域见缝插针式建设惠民健身设施点位,目前已打造体育新空间300多个,极大满足全民健身场地需求。
“我认为民生关键事,是长期主义的,是要持续完善的,比如随着户外公共体育设施投入体量越来越大,如何保障这些设施安全可持续,就是下步要思考与完善的部分。”
刘萍建议,建设与管理需齐头并进,如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第三方动态巡查机制、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维护配套资金保障等,让全民健身高质量可持续,让民生关键事真正回应民声,符合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