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区两会上,“新质生产力”依旧是高频热词。
从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到,“坚定不移增动能,持续激发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为鄞州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那么,新质生产力究竟该如何激发?
过去一年,我区统筹融合产业与创新,加速科创融合,加快数实融合,加强两业融合,且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引领攻坚,加强甬江科创区协同联动,实施新型工业化“521”工程,着力培育“一高两智三新”先进制造业集群,并深入实施“强二优三”战略,加快布局一批融合型新兴产业。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从报告中,我们找到了今年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路径。
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产业是重点任务。报告指出,要加快打造“一高两智三新”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高端新材料、电梯关键配套等特色产业竞争力,抢滩布局低空经济、合成生物、智能机器人等八大新兴未来产业赛道。
区人大代表、宁波恒凯科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彩强表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不仅要建立强化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的生态,还要强化引育举措,加大新兴领域企业培育力度,支持高质量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等建设,超前孵化、培育一批“未来企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区政协委员、宁波中科远东催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臧未一的想法和报告中提到的“加快传统产业升级”不谋而合。她认为,传统产业不能固步自封,要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模式,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实现转型升级,向新质生产力迈进。
区人大代表、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泮云萍也表示,要深刻意识到AI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变化,要主动拥抱新技术,加大研发、IT方面的投入和应用,助力企业国际化发展。
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大科技人才投入,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引领行动,全面融入甬江科创区建设,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推出“人才新政3.0版”,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
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区政协委员、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闻路红认为要加强高校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要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让人才在创新创业和创造中获得更多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攀“高”、向“新”、逐“绿”的新产业、新项目正在鄞州萌发破土、转化落地,一批又一批新增长点、新增长极加快孕育、夯基成势,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不断显现,新质生产力的故事在鄞州正精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