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71679/2025-00468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云龙镇 |
生成日期 | 2025-01-2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云龙镇人民政府2025年工作计划分解 |
发布日期: 2025-01-23 13:41 信息来源: 云龙镇 信息来源: 云龙镇 |
一、以硬核力量加速动能转换,促进产业体系提能 一是聚焦产业培优强实力。持续推进“强二优三”战略,以招商引资为核心,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筑牢工业底板,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增强工业竞争力。加强助企走访,推动碧彩实业、良业电器迈入“十亿俱乐部”,夯实以博威集团为首的32家亿元以上企业“硬支撑”,力争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达4.5%。锻造三产支撑力。坚持存量增量一起抓,力争商品销售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综合营收保持25%、20%和25%以上的高位增长,推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在9%以上。提升投资驱动力。坚持抢进度、促开工、拓渠道同抓并举,全面加快排摸的30个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紧盯博威合金等13个既定投资扩产项目,同步动态排摸新项目,确保工业投资达2亿元。(责任领导:汪益刚,责任科室:发展服务办) 二是聚力平台焕新提效能。深挖土地潜能,精细擘画产业版图,为优质项目落地保驾护航,变“土地存量”为“发展增量”。坚持“做优服务”。紧密跟踪12个月度潜力项目和重大项目,加强服务保障,为指标攀高注入强心针。坚持“筑巢引凤”。加快凰山岙地块3个项目开工速度,确保6月份开工,精筑周边配套设施,加快小微产业园二期配套道路建设,打造高质量产业园区。同时紧盯菜场地块、牧云二期等商业空间,打造便民利民、服务发展的活力商业综合体。推动“腾笼换鸟”。加快冠英吉利4S店建设,力争6月投入使用产生效益。(责任领导:林世洪、汪益刚、陈立峰,责任科室:发展服务办、村镇建设办) 三是聚能科创赋能促发展。筑牢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业发展优质要素优化配置。强化科技驱动。鼓励企业持续申报各级科创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力争规上研发费用达8亿元,强度超过3.5%,全年新增专精特新企业6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家,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增长7%以上。夯实人才支撑。加强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引进省级及以上创新人才2人,促成甬江人才工程入选2人以上,统筹推进卓越工程师、综合型骨干、技能工匠等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争新增高技能人才400人以上。(责任领导:汪益刚,责任科室:发展服务办) 二、以空间蝶变引领发展跃迁,促进城镇品质提升 一是高水平统筹空间格局。围绕“钱湖文化交往中心”定位,突出地域特点,全面推进空间集合。强化规划引领。加快推进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市级审批和3个片区的详细规划编制,确保国空尽早落地。积极向上对接,参与谋划小洋江冠英片区,完成姜山云龙片区城市更新策划方案编制。加快空间盘整。全面加快宁象线车辆段拔钉清零速度,推进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12个项目建设。(责任领导:林世洪,责任科室:村镇建设办) 二是高品质推进镇区建设。紧抓重大项目交织契机,统筹推进新村建设、道路提升等项目,点线面结合,实现区域蝶变。推进镇域面貌进一步更新。加快镇南一期安置房、王夹岙新村二期等5个大体量项目建设,积极推介11号B地块,不断提升核心镇区面貌与能级。推进交通设施进一步提升。加快荷陈公路等2条、长度达2.9公里的老路改造提升,稳步推进凰山路新建工程,改造宁象线沿线重要节点面貌,不断优化区域路网体系。推进乡村特色进一步凸显。以艺术家驻村、乡村CEO等多种方式,持续打造以云龙村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和美乡村新典范,推进甲村入选新一批省级未来村,完成第二批省级现代化美丽城镇验收。(责任领导:林世洪、翁海峰、陈立峰,责任科室:村镇建设办、农业农村办) 三是高标准提升镇域管理。以“两山”理论20周年为契机,精耕细作呵护美丽生态,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强化四边三化环境整治,以基础设施提升为抓手,加快推进投资1600万元的一期2000亩美丽田园建设,对田黄江等5条、长度达5千米河道适时开展清淤疏浚,持之以恒擦亮生态底色。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以龙舟文化为引领,加快各类文化资源串珠成链,办好二月二龙抬头、端午看云龙、龙舟出海等品牌活动,力争引入全省农民龙舟大赛,不断扩大龙舟影响力。做好全国文明镇、陈黄村全国文明村验收准备,实现以文化赋能地方发展。(责任领导:汪磊、翁海峰、陈立峰,责任科室:党建综合办、村镇建设办、农业农村办) 三、以共建共享守护长治久安,促进平安善治提档 一是完善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深化改革试点,营造安定有序、和合共美的社会生态。强化平台赋能。充分发挥基层智治平台指挥水平,实现对网格、职能站所、执法队伍、社会协同等多种力量的统筹调度和事件的快速处置。强化品牌赋能。深挖“德治双清单”内涵,持续提炼品牌,迭代升级“掌上治村”等自治平台。强化法治赋能。打响“云法育苗”品牌,提升云龙法庭服务水平,完善调解前置、访调对接、警调衔接、司法确认等环节,进一步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信访工作法治化进程。(责任领导:李东桥、黄燕、汪磊、符宇宁,责任科室:平安法治办、党建综合办、综合信息指挥室) 二是守牢公共安全底线。全面强化大平安建设,守护全域和谐稳定,提升群众安全感。提升智治水平。深化“数字云龙”建设,建立完善防溺水、铁路周边、高空瞭望、防汛防台等场景应用,建设综合性救援基地,全面提升对水域和山林救援水平,构建“技防+人防”立体化治安体系。开展专项行动。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开展“除险保安”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小微园区规范化建设,确保完成5个建设目标,坚决遏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加大对网络、金融、气候变化等新型风险的防范,常态化开展平安反诈宣传。完善工作机制。深化森林防灭火规范化创建工作,持续深化村社“五色图”、企业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图机制,压实出租房东和企业主体安全责任。(责任领导:李东桥、翁海峰,责任科室:平安法治办、农业农村办) 四、以实心实事推动民生优享,促进幸福生活提质 一是提升惠民服务质感。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落脚点,持续改善群众关切的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积极推进王笙舲小学省级现代化学校创评,开设公办幼儿园幼托班,不断提升教育品质。深化健康云龙建设。进一步推动云龙卫生院服务升级,对11个村级卫生室进行规范化改造,丰富“云起堂”中医药服务功能,开展名医下乡活动,慎始如终做好职业病防治等工作。构建“全龄友好”社会。启动“云益护童”健康成长守护项目,链接社会爱心等各类资源,护航6000余名流动儿童成长。增加多元养老服务供给,完成全区首家村级庭院式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稳步推进镇敬老院管理改制,构建高品质、可持续的居家照护服务体系。(责任领导:周子健,责任科室:社会事务办) 二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改善民生水平,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幸福感。完善社保服务。积极推进全民参保工作,确保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医保参保率全覆盖。持续抓好低保、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帮扶工作。完善就业服务。深化“云居乐业”服务品牌,完善“集中招聘+零工市场”模式,开展重点人群就业帮扶,推进未成年人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执法检查行动,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责任领导:周子健,责任科室:社会事务办)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