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6978X/2025-00319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区住建局 |
生成日期 | 2025-01-1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含住房)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区住建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
发布日期: 2025-01-16 17:13 信息来源: 区住建局 信息来源: 区住建局 |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区住建局紧盯目标实干奋进,充分释放机构改革红利,切实发挥政策组合效应,系统提升建设、管理、运营全生命周期治理水平,以实干实绩推动住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内外兼修,在补弱增优中提升城乡能级。加快更新进程。高水平争取政策资金,申报落地中央超长期国债、补助等各类建设保障资金6.08亿元。高站位推进存量更新,成立全省首个校地共建城市更新研究中心,做好4个街道体检及3个更新片区体检及方案策划。完善城市功能。深入实施城市交通轴线及其两侧街区综合整治更新,全速推进31条市政道路建设,新增停车位5500个;强化城市生命线保障,新改建燃气管网30.8公里、雨水管网9.2公里,综合管廊“上改下”8.7公里,新增海绵城市4.55平方公里。立足公园城市建设,新增绿地85公顷,新建10个口袋公园及3个甬小园,实施绿道11.95公里,不断提高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焕亮城乡面貌。聚力推进2个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和2个美丽宜居示范村省级创建,全速冲刺2个风貌样板省级验收。 (二)直面关切,在品质引领中落实民生保障。优化住房供给。加快完善住房供应体系,筹集保租房源7628套,新增公租房家庭保障3671户,全速推进配售型保障房前期工作。坚持完整社区理念,新增未来社区40个,稳步推进14个未来社区创建。探索品质试点。高标准推进“好房子”全国试点创建,牵头拟制“好房子”试点工作方案,推进“展厅、样板房、研究机构”建设。提升配套设施。向上争取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完成住宅电梯加装28台,推进老旧电梯更新开工151台,启动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改造20个,整改提升10个小区地下空间。 (三)精雕细琢,在系统融合中推进城市管理。提高运维质效。坚持建管一体,创新编制鄞州区城市道路建设指引。深入提升行道及绿化空间,打造七彩惠民路26条,净化人行道17条,整治“桥头跳”27座,提升道路照明22条,补种绿化4.5万平方。注重环境整治。全面打造“最干净城市”,完成12轮道路见本色清洗,打造“保洁示范路”2条;强化工地扬尘管理,落实“8个100%”扬尘防控措施。深化垃圾管理。实现生活垃圾数字化收运体系全覆盖,收运垃圾68万吨;出台区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处置工程渣土及泥浆1460万吨;实现垃圾分类处理率88%,落地全品类智能箱325台。 (四)综合施策,在精准发力中扭住经济态势。抓实经济运行。受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影响,运行整体承压、动能不足。全年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167万平方米,增速-19.2%;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50亿元,增速-18.4%,房地产业人员工资增速0.3%,建筑劳务净服务收入增速2.2%,类增加值增速-5.2%。稳固投资大盘。强化服务指导和运行监测,加速投资入统进程。全年预计完成房地产业投资652亿元,增速9.5%。优化营商环境。深化项目审批改革,推进水电气网联合报装改革全省试点;累计核发100个施工许可证,完成133个项目验收,引进房企、建筑业企业10家。 (五)创新变革,在要素驱动中激发行业活力。建筑业培优创先。争创建材应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谋划打造仇毕低碳数智产业园。加大培强力度,推荐“国家优质工程奖”项目1个,“省钱江杯”项目6个。房地产保稳起势。全面推进“三保”工作,实现区内世茂等全部房产涉险项目保交楼。全力推动房补、公积金等政策落地,助力库存去化。物居业协同提质。实现住宅小区专业物业覆盖率98.88%,完成198个小区专项维修资金零余额账户建账,推进小区公共收益规范管理使用明楼街道试点。 (六)从严管控,在除险清患中织密安全网格。坚守生产红线。探索限额以下工程监管,持续推进建设施工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督导镇街、企业做好安全责任制落实;扎实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累计巡查工地856个次,发现并整治问题2092项。压实房安底线。指导镇街有序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全区城镇在册危房实现动态清零,完成危旧农房改造248户。新增普惠型外墙修缮保险小区143个,切实打造共筹共保局面。牢筑城运防线。组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13.17万家次,整治隐患7825个。完成干道脱空检测190公里,累计消坑3104个。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锚定新方位,聚力谋实“四梁八柱”。一要多向释放政策叠加能效。抢抓城中村及100万套危旧房改造、房地产利率降低等增量政策红利,持续梳理“两重”“两新”项目储备库,关注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市地下管网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政策资金动向,协同有关部门抓紧研判会商、做好向上参谋及政策支持争取,全域推进电梯更新加装、水电燃气管网新改建、基础设施数字监测改造等工作。二要多维优化机制运转质效。①加强综合统筹,完善项目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局投融资专班功效,进一步提升谋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水准。②坚持问题导向,完善更新推进机制。梳理明确城市建设运行中的短板区域、问题和设施,再实现3个街道系统体检。③突出品质先行,完善风貌提升机制。组建新的城乡风貌推进专班,加快推进重点地下空间、市政设施、公园绿地、浙派民居、美丽廊道、场景服务、历史古建等建设保护工作。三要多措提升要素保障成效。紧跟上级政策动向,重点聚焦城市地下管网、老旧居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市政设施改造、城市公共空间功能提升、老旧街区(厂区)转型六大工程,制定建设计划库,夯实项目储备。做深做实同一片区、同一类型项目“化零为整”打包申债途径,积极提升上级资金争取成功率。 (二)扛起新担当,奋力筑牢“经济大盘”。一要用超常决心提速存量入统。协同制定购房消费券、房屋置换方案,组织品牌房企及大型中介举办鄞州商品房推介会等活动,加快新增需求和潜在购房者入市,进一步稳市场、稳预期;抢抓国企收储存量商品房用作租赁住房新政窗口,深入细致排摸房企意愿,在交通便捷、配套较好区域尽快探索开展试点。二要用超常举措挖潜增量贡献。着力攻坚装饰装修、消防暖通、土方桩基等专业分包领域,通过企业培育、兼并上规等途径,挖潜更多增量。持续发挥项目支撑作用,提速已出地未开工、已开工未销售项目出数进程。三要用超常力度助力市场回稳。贯彻“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精神,落实好房企“白名单”融资协调机制,协同资规等部门,构建新增供地与销售量、去化周期联动机制,做好房企调研、土地推介。 (三)激发新活力,全力争创“硬核成果”。一要打造示范住区“品质阵地”。积极推进住建部好房子全国试点城市和建筑材料应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创建相关工作,完成不同类型好房子样板建设;高质量推进第四代住宅项目试点,全力打造核心区样板标杆,加快“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蓝图落地。二要开辟新兴产业“高质赛道”。充分发挥仇毕坊等平台能效,以政策导入等方式,招引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强的专业企业,内延外拓市政等大份额市场;鼓励大型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向绿色建材、维护服务等上下游产业延伸,加快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转变。三要塑造物管服务“优质内核”。不断健全保修金、专项维修金、公共收益金“三金”统筹管理体系,稳步推广业财街审、“三审一公开”等创新做法,更好规范公共收益使用;深化推广老旧小区准物业管理模式,重点做好保安、保洁、保绿、保序等“四保基础”。四要树立施工监管“新质标线”。强化源头图纸审查和现场质量督查,建立质量监管“审图、主体、装修”3张负面清单。针对质量问题较多、访诉量较大的项目和企业,深化差异化监管,对问题项目予以信用惩戒并加大巡查频次,对评优项目给予一定信用奖励。 (四)履践新作为,倾力打造“品质之区”。一要全链推进“养管衔接”提质。巩固树立项目建管运全生命周期理念,实施养管方及时总结负面清单、典型案例,联动质监站提前介入项目设计审查、施工过程服务指导、质量缺陷调查等工作,督促开发商高品质推进项目周边市政设施及绿化工程。二要全域推进“精细智理”提效。持续提升人居环境,细化实施导则,大力引进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推进公园绿地、市政景观、背街小巷、环卫保洁、垃圾分类、环境整治与服务改造,高标准打造七彩惠民路、街容示范街、星级公园等示范品牌,切实打造干净、靓丽城市形象。三要全盘推进“降本增效”提能。集中养护资源、管理力量、施工时间,同步开展多项养护作业,最大程度减少马路“拉链”。积极推进退红区域、公园绿地、桥下空间、广告等领域服务增值及运营创收。推进公共设施减量增效,通过科学研判拆除占道的隔离墩、护栏、箱体等,推动多箱合一、多杆合一等设施集约化改造。 (五)牢筑新防线,着力保障“本质安全”。切实发挥好全区建设施工、城运、房安专委会及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专班牵头抓总作用,落实落细行业隐患排查。房屋安全领域,逐步试点推广城乡房屋体检、养老金、质量保险三项制度,为房屋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重点聚焦C、D级危房,结合片区改造及拆迁计划,综合采取新改扩翻建、结构加固等途径实施改造,并做好人员房屋“腾、控、封”工作。建设施工及城市运行领域,紧盯有限空间、危大工程、高处作业、深基坑、起重机械等重点环节、区域,通过网格巡检盯牢边营业边施工项目及限下工程施工状况,彻查风险隐患、严格分类处置、强化服务保障。加快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新改建燃气管网5公里以上、整治“道桥隧廊”50个以上、排修覆盖市政照明、电箱、行道树等设施90%以上,切实提高城市安全保障能力。 |
【附件下载】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