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信息>建议提案>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K16059547/2024-121917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发布机构 明楼街道
生成日期 2024-09-2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议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刘雨军关于推进红绿灯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4-09-20 15:21 信息来源: 明楼街道 信息来源: 明楼街道

一、基本情况

红绿灯精细化管理对于提高城市交通效率,改善市民出行体验,促进节能环保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日益增长的车辆通行需求,鄞州区努力让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变得更“聪明”,把原来的“绿波带”拓展为“绿波网”,使绿波的设计和改造更具系统性。同时,积极探索应用自适应技术,根据流量、车道占有率等指标,智能化地调控车道设置。

然而,目前鄞州区在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信号灯设置与管理等各方面仍存在不足,给民众出行带来不便,甚至是安全隐患。

二、存在问题

(一)部分信号灯时间设置不合理。部分人流密集路段,如通途路多个路段,信号灯时间设置过短,行人正走在马路中间,就变红灯了,以致人车抢行,极不安全。有些路口主干道与次干道的信号灯转化时间相同,导致车辆频繁启停,增加了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

(二)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目前全区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仍不够充足,特别是在城郊道路、停车场等区域,影响了道路交通管理。例如东吴镇镇政府门前路况复杂,但只设置了两个普通的红绿灯,设计不科学不合理,导致通行群众常常不知该看哪个红绿灯。

(三)缺乏智能化控制。多数路段交通信号灯的切换时长并未根据高峰与非高峰时段实际需求进行智能化调整,例如世纪曙光小区门口红绿灯未在早高峰时段智能化延长通行时间,导致拥堵不堪;大量路段夜间车流量较少但红绿灯间隔却并未缩短,影响了交通效率。“绿灯空等,红灯压车”现象的存在让群众出行饱受困扰。

三、建议

(一)建议优化红绿灯时间设置。通过实地调查和交通流量分析,建立信号配时排查机制和民意倾听机制,合理调整红绿灯的时间间隔,减少车辆等待时间,提高交通效率。

(二)建议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快构建城市大脑,增加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利用数智技术自动区分平峰与高峰时段、主干道与支干道,动态调整红绿灯时间,大力推动交通出行“消红变绿”,提高交通流畅性,减少通行延误。

(三)建议进一步增设绿波带。通过设定路口之间红绿灯启动时间差,实现车辆在特定速度下行驶时能连续通过多个路口,达到“连续绿灯”的效果,提高行车的连贯性和舒适性。以鄞县大道(机场路至鄞州大道)为例,其一共有27个路口,设置绿波前平峰期行车至少花费30分钟,而设置绿波后平均一趟用时15分钟左右,通行效率显著提高。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