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64542192/2024-121819 | ||
组配分类 | 安全生产 | 发布机构 | 区应急管理局 |
生成日期 | 2024-09-1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 | 安全生产监管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云龙镇聚焦“三张保护网”做好防汛备汛工作 | ||
发布时间: 2024-09-18 19:31 信息来源: 鄞州区应急管理局 信息来源: 区应急管理局 | ||
|
||
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来势汹汹,且影响期间正值中秋出行高峰期,为了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云龙镇以高标准、大力度、实举措,从组织、责任、保障、排查等方面着手,抓早、抓紧、抓细,推深做实汛前工作,夯实织密防护网络。 一是聚焦“组织责任网”,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基层体系。成立以镇长为总指挥的指挥部机构,按要求将防指办设在应急管理所,并将班子成员纳入各协同应急工作组,明确职责清单,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落实责任覆盖,明确各类网格。实行党政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的包保责任制,签订各级各类网格责任人明白卡76份,实行定格、定人、定责监管和清单式管理,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态势。完善监测预警,加强风险管控。定期检查各类隐患点和风险网格,今年以来,已开展1轮水旱灾害防御汛前检查和1轮风险隐患大排查工作,实施全覆盖“体检”,暂无新增隐患。对于已录入系统的16个风险隐患,落实重点防范措施,加强对汛情、险情的全天候、多环境、一体化监控,实施问题隐患“发现、整改、销号”全过程闭环。目前辖区内仅存的1个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也已通过边坡治理,实现隐患消除。通过嵌入在浙政钉中的鄞州智慧水利平台,实时监测3个点状分布自动水位监测站水位和一些重要河网水情,为汛期人员物资的调度调配提供重要信息导向。 二是聚焦“救援保障网”,夯实筑牢安全底线。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救援保障。成立一支由41人组成的以应急消防队、城管中队、民兵为骨干的镇级抢险救灾队伍,做好人员日常动态管理,形成“拉得出、打得响”的防汛抢险救灾力量,建立17支422人的村级防汛抢险队伍。同时开拓救援力量,与天合应急救援服务中心签订外部救援保障协议,进一步健全应急救援体系。优化处突机制,提升实战能力。去年以来共开展5场灾害信息员风险信息报送等相关师资培训,着重强化工作实务、提升应急能力。针对预设场景要素,应消站联合城建办等职能科室,开展实战应急演练和设备操作训练,提高防汛防台应急处置救援能力和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完善避险场所,优化物资配备。按照“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长效化运作、全覆盖保障”要求,加快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截至目前,已分年度顺利验收15个避灾安置场所。根据各村的汛期使用实际需求,动态补充各类防汛救灾物资及设施设备,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 三是聚焦“数字运行网”,赋能联动多跨主体。加强减灾宣传,提高公众意识。依托每年的“防灾减灾日”,开展各式各类的宣教活动,提高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的高度关注,并结合“四进”工作,宣教相长,使防灾减灾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依托平台系统,实现数字赋能。应用“掌上应急”小程序,督促各类防汛负责人到岗履职。应用“物资管家ERMS”平台,对1个镇级防汛物资仓库和18个村级防汛物资仓库实现动态盘点,清单式一览全镇物资储备和盘库运维记录。应用“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程序,实现风险隐患上报-核验-处理的一体化闭环运作。贯穿板块应用,实现一屏统览。集成防汛防台在线板块,贯穿到基层治理四平台当中,通过整合信息要素,实现统筹协调、综合研判、应急指挥的多跨协同,打造高效有力的防汛指挥载体。 下一步,云龙镇将始终高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旗帜不动摇,全力以赴做好台风防御工作,以“强担当、正规矩、善治理”的信念,扎实推进基层防汛减灾各项工作。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